[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超表面同时调控全息光场位相与偏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73556.8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26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郑闪光;闵长俊;代艳萌;谢振威;付亚男;张聿全;袁小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1/00 | 分类号: | G02B1/00;G02B27/28;G02B27/00 |
代理公司: | 44312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袁文英 |
地址: | 518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表面同时调控全息光场位相与偏振的方法,方法包括:通过G‑S算法确定图片的像素点的位相信息,并将位相信息编码到超表面结构上,利用水平偏振光束与竖直偏振光束,激发已被位相信息编码的超表面结构上的纳米狭缝,得到两个不同偏振方向的双环形全息光场,调整水平偏振光束与竖直偏振光束的入射角度,使得两个不同偏振方向的双环形全息光场相叠加,随后通过编码加入附加传播位相,实现多种偏振态的调控,从而实现了对位相与偏振态的同时调控。 | ||
搜索关键词: | 全息 光场 偏振 位相信息 竖直偏振光 水平偏振光 调控 表面结构 偏振态 双环形 纳米狭缝 算法确定 入射角 像素点 对位 叠加 激发 传播 图片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超表面同时调控全息光场位相与偏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通过G-S算法确定图片的像素点的位相信息,并将所述位相信息编码到超表面结构上,其中,所述图片的像素点的数值在-π到π之间;/n利用水平偏振光束与竖直偏振光束,激发已被位相信息编码的超表面结构上的纳米狭缝,得到两个不同偏振方向的双环形全息光场,所述纳米狭缝为十字形纳米狭缝;/n调整所述水平偏振光束与所述竖直偏振光束的入射角度,使得两个不同偏振方向的双环形全息光场相叠加;/n通过编码加入附加传播位相,对叠加后的双环形全息光场的位相与偏振进行调控。/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7355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氮化物光子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光电镀膜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