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监测野外鸟类鸣声强度及分布的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69447.9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08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张纯;许枫;张巧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10L19/26 | 分类号: | G10L19/26;G10L21/0216;G10L21/0264;H04L29/08;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陈琳琳;杨青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监测野外鸟类鸣声强度及分布的系统,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驻波拾音传声器阵列、控制处理单元、无线数据传输单元和显控单元;其中,驻波拾音传声器阵列与控制处理单元通过电缆连接,控制处理单元安装在防水壳体内;驻波拾音传声器阵列和控制处理单元安装在野外的监测节点处,采集和处理野外的若干鸟鸣声信号,获得最佳的总鸟鸣声信号,通过无线数据传输单元,将最佳的总鸟鸣声信号发送到显控单元显示,实现鸟类鸣声的无人值守式的自动远程监测,解决了鸟类行为活动的监测的快速反应,突破了鸟类远程自动化生态监测的技术瓶颈,可以应用于海岛、湿地等特殊环境下的鸟类及生态环境监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监测 野外 鸟类 鸣声 强度 分布 系统 及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监测野外鸟类鸣声强度及分布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驻波拾音传声器阵列、控制处理单元、无线数据传输单元和显控单元;其中,驻波拾音传声器阵列与控制处理单元通过电缆连接,控制处理单元安装在防水壳体内;驻波拾音传声器阵列和控制处理单元安装在野外的监测节点处,采集和处理野外的若干鸟鸣声信号,获得最佳的总鸟鸣声信号,通过无线数据传输单元,将最佳的总鸟鸣声信号发送到显控单元显示。/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6944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