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形空心阶梯变径抗滑桩结构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64784.9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7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韬;金晨;曾润忠;耿大新;徐长节;上官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74 |
代理公司: | 36122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姚伯川 |
地址: | 3300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方形空心阶梯变径抗滑桩结构及施工方法,所述抗滑桩结构从上至下由五段组成,包括第一桩体段(1)、第二桩体段(2)、第三桩体段(3)、第四桩体段(4)和第五桩体段(5)。其中第三桩体段边长最长、横截面积最大;而后依次往桩顶和桩底逐级边长递减变径桩身,相邻两段以变截面连接。所述第二桩体段(2)至第四桩体段(4)为桩体空心段(6)结构。本发明抗滑桩结构具备极强的抗弯、抗剪、抗剪能力,桩体中间段截面面积明显增大,表现出更强的抗滑能力;本发明抗滑桩结构节约建材,降低成本,在相同的抗压、抗弯、抗剪能力数值下,能够节约混泥土等建材40%—70%,经济效益明显。 | ||
搜索关键词: | 抗滑桩结构 抗剪 空心阶梯 边长 变径 方型 抗弯 桩体 建材 从上至下 变截面 变径桩 混泥土 空心段 中间段 节约 抗压 两段 施工 桩顶 递减 表现 | ||
【主权项】:
1.一种方形空心阶梯变径抗滑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桩结构从上至下由五段组成,包括第一桩体段、第二桩体段、第三桩体段、第四桩体段和第五桩体段;其中第三桩体段边长最长、横截面积最大;而后依次往桩顶和桩底逐级边长递减变径桩身,相邻两段以变截面连接;/n所述抗滑桩结构的五段桩体变截面抗滑桩的横截面均为长方形;/n所述五段桩体变截面抗滑桩的横截面面积根据需要可增加或减小;所述相邻变截面比为1:(0.5-1.5);/n所述第二桩体段至第四桩体段为空心结构;/n所述方形空心阶梯变径抗滑桩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n(1)测量放线,确定每根桩的放点位置;/n(2)桩孔开挖前应做好施工场地平整及地面截排水和通风设施;桩孔第一段应高出地面20cm,加强孔口护壁,做好井口锁口,防止滑坡面坍塌;/n(3)将方型空心阶梯变径抗滑桩的五桩段的横截面从上至下定义为,第一桩体段为1-1截面、第二桩体段为2-2截面、第三桩体段为3-3截面、第四桩体段为4-4截面、第五桩体段为5-5截面;采用机械自上而下逐层开挖,挖土次序分为3阶段,3-3截面为开挖第一阶段,4-4截面为开挖第二阶段,5-5截面为开挖第三阶段;/n(4)第一阶段沿着略大于3-3截面大小开挖,每开挖0.5~1m为一节,每节开挖后尽快施工不小于150mm的C20砼护壁;护壁混凝土应紧贴围岩灌注;灌注前应清除岩壁上的松动石块、浮土,滑动面处的护壁应加强;在承受推力较大的护壁和孔口加强衬砌的混凝土中应加钢筋;/n(5)第二阶段沿着略大于4-4截面大小开挖,重复上述步骤挖至设计深度;/n(6)第三阶段沿着略大于5-5截面大小开挖,重复上述步骤挖至设计深度;/n(7)开挖施工中应及时记录地质剖面、滑动面位置,填好地质柱状图,并根据地质情况,及时做好支护;在土石层变化处及滑动面附近,应加强支护,护壁不得分节;注意支护情况,若有变形、损坏,应立即采取加强措施,撤离井下施工人员;桩孔挖至设计标高后,应由监理、设计、施工人员会同验孔,并结合滑动面实际情况确定孔底高程;/n(8)吊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前应清除孔底的松动石块、浮土,抽干积水,并应检查净空断面尺寸、钢筋骨架就位情况;/n(9)浇筑混凝土至2-2截面;地下水发育时,应采取水下混凝土灌注法;/n(10)养护、支模;/n(11)浇筑混泥土至桩顶,养护、拆模、回填土。/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6478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路基边坡铺设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态装配式框架支护形式的构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