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负重比多足机器人支撑腿下肢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38772.9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01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庄红超;王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7/032 | 分类号: | B62D57/0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2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大负重比多足机器人支撑腿下肢机构,它涉及一种机器人支撑腿下肢机构。该机构解决足式机器人于非结构地形环境行进时足地间瞬时冲击、地形适应性的问题。球头杆底座缓冲垫安装于球头杆底座的足底;副缓冲弹簧位于球头杆上压盖和球头杆套筒之间,主缓冲塔簧位于球头杆套筒与球头杆底座之间,副缓冲弹簧和主缓冲塔簧相互配合以实现足地接触的主缓冲;缓冲橡胶垫套嵌至球头杆上压盖;球头杆的球头端内嵌至球头杆底座,球头杆外壁设有圆周均布的导向槽;球头杆套筒内嵌定向套筒且通过螺栓固定;圆周均布的导向键配合至球头杆套筒的内壁;回位弹簧和副足弹簧相互作用以实现副足的触地和离地;六维力传感器连接胫节和定向套筒。本发明用于大负重比多足机器人。 | ||
搜索关键词: | 负重 机器人 支撑 下肢 机构 | ||
【主权项】:
1.一种大负重比多足机器人支撑腿下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包括胫节(1)、六维力传感器(2)、定向套筒(3-1)、缓冲橡胶垫(3-2)、球头杆上压盖(3-3)、副足上连杆(3-4)、副足弹簧(3-5)、副足下连杆(3-6)、副足支撑杆(3-7)、球头杆底座(3-8)、塔簧护板(3-9)、副足回位弹簧(3-10)、主缓冲塔簧(3-11)、球头杆(3-12)、开始触地/完全离地判断限位开关(3-13)、开始触地/完全离地判断限位开关挡板(3-14)、完全踏实/开始离地判断限位开关挡板(3-15)、完全踏实/开始离地判断限位开关(3-16)、球头杆底座缓冲垫(3-17)、球头杆下压盖(3-18)、导向键(3-19)、球头杆套筒(3-20)、副缓冲弹簧(3-21)、六维力传感器盖板(4),球头杆底座缓冲垫(3-17)安装于球头杆底座(3-8)的足底以实现足地接触瞬时冲击力的初级缓冲,球头杆底座(3-8)的足底设有倒金字塔状的足钉,副缓冲弹簧(3-21)位于球头杆上压盖(3-3)和球头杆套筒(3-20)之间且外嵌于球头杆(3-12),主缓冲塔簧(3-11)位于球头杆套筒(3-20)与球头杆底座(3-8)之间且外嵌于球头杆(3-12),塔簧护板(3-9)用于主缓冲塔簧(3-11)下端位置的限定,副缓冲弹簧(3-21)和主缓冲塔簧(3-11)相互配合以实现足地接触瞬时冲击力的二级缓冲,缓冲橡胶垫(3-2)套嵌至球头杆上压盖(3-3)的外壁以实现足地接触瞬时冲击力的三级缓冲,球头杆(3-12)的球头端内嵌至球头杆底座(3-8),球头杆(3-12)另一端和球头杆上压盖(3-3)通过螺栓连接,球头杆下压盖(3-18)和球头杆底座(3-8)共同作用以约束球头杆(3-12),球头杆(3-12)外壁设有圆周均布的球头杆导向槽(3-12-1),球头杆套筒(3-20)与定向套筒(3-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导向键(3-19)均布于球头杆套筒(3-20)内壁的槽内且通过螺钉固定,球头杆(3-12)通过球头杆导向槽(3-12-1)以沿导向键(3-19)的方式上下运动,开始触地/完全离地判断限位开关(3-13)、开始触地/完全离地判断限位开关挡板(3-14)、完全踏实/开始离地判断限位开关(3-16)、完全踏实/开始离地判断限位开关挡板(3-15)共同作用以判断支撑足的触地踏实和离地,六维力传感器(2)的黑色底端面与胫节(1)相连,六维力传感器(2)的工具面安装至定向套筒(3-1)的上端面外壁。/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未经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3877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化地面爬行软体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仿生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