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绣球型Bi2WO6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5142.8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4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孙立贤;韦思跃;徐芬;于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31 | 分类号: | B01J23/31;C02F1/3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周雯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绣球型Bi2WO6纳米材料,以五水合硝酸铋和二水合钨酸钠为原材料,采用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结构导向剂辅助溶剂热法合成,反应后经酒精、水洗涤,干燥制得绣球型Bi2WO6纳米材料,所述Bi2WO6纳米材料的微观形貌为绣球型,颗粒尺寸600~1100 nm。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反应前驱物的配制;2)绣球型Bi2WO6纳米材料的制备;3)绣球型Bi2WO6纳米材料的后处理。作为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催化剂的应用,在模拟可见光条件下催化亚甲基蓝降解,在120min内降解率高达95~99%。本发明制备材料新颖,工艺简单,催化降解活性高,因此在催化降解、环境保护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材料 催化降解 制备 聚乙烯吡咯烷酮 制备方法和应用 二水合钨酸钠 五水合硝酸铋 亚甲基蓝降解 表面活性剂 反应前驱物 光催化降解 结构导向剂 可见光条件 辅助溶剂 热法合成 微观形貌 亚甲基蓝 制备材料 后处理 活性高 降解率 水洗涤 催化剂 催化 配制 酒精 应用 环境保护 | ||
【主权项】:
1. 一种绣球型Bi2WO6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以五水合硝酸铋和二水合钨酸钠为原材料,采用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结构导向剂辅助溶剂热法合成,反应后经酒精、水洗涤,干燥制得绣球型Bi2WO6纳米材料,所述Bi2WO6纳米材料的微观形貌为绣球型,颗粒尺寸600~1100 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2514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