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核堆内构件表面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24745.6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36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高宏力;孙弋;洪鑫;宋虹亮;蔡璨羽;由智超;张永平;高照兵;汪洋;金立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江苏省艾格森数控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7/08 | 分类号: | G21C17/08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何凡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核堆内构件表面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核堆内构件表面视频数据;S2、得到图像数据;S3、将图像数据分为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S4、将训练数据集输入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特征识别模型并输出初次识别特征;S5、将初次识别特征按照已知腐蚀的特征进行分类,得到腐蚀类型;S6、将测试数据集输入特征识别模型进行测试,输出二次识别特征;S7、判断二次识别特征是否符合腐蚀类型;S8、将腐蚀类型显示在监测预警模块的人机交互界面;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人工监测导致人力投入大和效率低,以及无法保证材料表面腐蚀监测的及时性和连续性要求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卷积神经网络 堆内构件 腐蚀 测试数据集 训练数据集 表面监测 图像数据 人机交互界面 连续性要求 输出 腐蚀监测 监测预警 人工监测 视频数据 输入特征 特征识别 采集 测试 分类 保证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核堆内构件表面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图像采集模块采集核堆内构件表面视频数据;S2:将视频数据输入监测预警模块,并对视频数据进行逐帧截图,得到图像数据;S3:将图像数据分为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S4:将训练数据集输入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特征识别模型并输出初次识别特征;卷积神经网络包括依次设置的4个卷积神经子网络和最大池化层;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4‑1:使用第1个和第2个卷积神经子网络提取数据特征,并对数据特征进行组合,作为低层特征;S4‑2:使用第3个和第4个卷积神经子网络对低层特征进行抽象的高层表示,得到高层特征;S4‑3:使用最大池化层对高层特征进行降采样处理,减少神经网络的参数,并输出特征识别模型和初次识别特征;初次识别特征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pl(i,j)为第l层的第i个卷积核的初次识别特征;al(i,t)为第l层的第i个卷积核的第t个激活值;w为卷积核的宽度;j为常数;所述卷积神经子网络包括依次设置的卷积层、激活层和批量归一化层;所述卷积层对输入数据的局部区域进行卷积运算,输出相应的数据特征值;卷积运算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yl(i,j)为第l层的第i个卷积核的特征值;
为第l层的第i个卷积核的第j’个权值;
为第l层的第j个被卷积的局部区域;w为卷积核的宽度;所述激活层对卷积层输出的数据特征值进行非线性变换,输出对应的激活值;非线性变换的计算公式为:al(i,j)=f(yl(i,j))=max{0,yl(i,j)}式中,al(i,j)为卷积层输出yl(i,j)的激活值;yl(i,j)为第l层的第i个卷积核的特征值;所述批量归一化层对输入的特征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减少内部变量转移,提高卷积神经网络网络训练效率,增强卷积神经网络网络的泛化能力;归一化处理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zl(i,j)为卷积层输出yl(i,j)的归一化值;
为卷积层输出yl(i,j)的限制值;γl(i)为缩放值;βl(i)为偏置值;
式中,
为卷积层输出yl(i,j)的限制值;yl(i,j)为卷积核的特征值总和;μB为均值;
为标准差;S5:将初次识别特征按照已知腐蚀的特征进行分类,得到腐蚀类型;S6:将测试数据集输入特征识别模型进行测试,输出二次识别特征;S7:判断二次识别特征是否符合腐蚀类型,若是则进入步骤S8,否则进入步骤S2;S8:将腐蚀类型显示在监测预警模块的人机交互界面,实现核堆内构件的表面腐蚀类型的识别和预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江苏省艾格森数控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西南交通大学;江苏省艾格森数控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2474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