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硫共掺杂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86401.0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9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孙立贤;王飞飞;徐芬;夏永鹏;印世璐;陈沛荣;曹黎志;曹印函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318 | 分类号: | C01B32/318;C01B32/348;H01G11/44;H01G11/34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周雯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硫共掺杂多孔碳材料,由葡萄糖、三聚氰胺、二甲基亚砜和浓硫酸,经质子化处理后,经加热反应、煅烧活化等操作制得。其比表面积范围在1203.9~1932.1 m2 g‑1,平均孔径分布均一,分布在1.421‑3.627 nm范围内。其制备方法为:1)三聚氰胺的质子化处理;2)含氮硫前驱体的制备;3)含氮硫前驱体的活化;4)含氮硫前驱体的后处理。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当电流密度为1 A g‑1时,比电容值范围在180~293 F g‑1。通过浓硫酸对三聚氰胺进行质子化处理,调整其电子结构获得高氮含量的电极材料;二甲基亚砜具有高极性和亲水性,有利于与葡萄糖的羟基进行掺杂反应,因此,本发明制得的碳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在超级电容器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氮硫 三聚氰胺 前驱体 质子化 葡萄糖 多孔碳材料 二甲基亚砜 共掺杂 浓硫酸 制备 超级电容器电极 制备方法和应用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后处理 电极材料 电子结构 加热反应 平均孔径 煅烧活化 比电容 亲水性 碳材料 高氮 活化 均一 羟基 应用 掺杂 | ||
【主权项】:
1. 一种氮硫共掺杂多孔碳材料,其特征在于:由葡萄糖、三聚氰胺、二甲基亚砜和浓硫酸,经质子化处理、溶解、加热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含氮硫前驱体,然后加入到碱性无机物溶液浸泡后煅烧活化后,经研磨、洗涤、干燥制得,所得氮硫共掺杂多孔碳材料的比表面积范围在1203.9~1932.1 m2 g‑1,平均孔径分布均一,分布在1.421‑3.627 nm范围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48640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