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足踝畸形矫正外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74801.X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79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剑锋;陈莹;赵霞;胡晓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64 | 分类号: | A61B17/6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足踝部畸形矫正外固定器,该固定器一共有5个自由度,主要由U型定平台、U型动平台、第一右支链、第二右支链、后支链、第一左支链、第二左支链、克氏针针夹和克氏针组成,通过调节伸缩杆移动副可以改变动平台的位姿,实现足踝畸形的长度矫正和角度矫正。在马蹄足及马蹄足畸形并发症的情况下,通过调节改变伸缩杆各个移动副的长度可以有效的实现足踝畸形矫正,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畸形 矫正 固定器 | ||
【主权项】:
1.一种足踝畸形矫正外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定平台(A)、U型动平台(B)、第一右支链(C)、第二右支链(D)、后支链(E)、第一左支链(F)、第二左支链(G)、克氏针针夹(H)和克氏针(I),第一右支链(C)、第二右支链(D)、后支链(E)、第一左支链(F)、第二左支链(G)上下两端分别与U型定平台(A)与U型动平台(B)连接;第一右支链(C)包括第一右支链虎克副(C‑1)、第一右支链球副(C‑6)、第一右支链外部伸缩套筒(C‑2)、第一右支链旋转调节部分(C‑3)、第一右支链伸缩杆(C‑4)、第一右支链连接件(C‑5);第一右支链球副(C‑6)包括一个虎克副(C‑6‑2)和一个与动平台直接相连的转动副(C‑6‑1);通过旋转调节丝杠螺母(C‑3‑3)使第一右支链伸缩杆(C‑4)与第一右支链外部伸缩套筒(C‑2)产生轴向的相对位移,从而实现U型动平台(B)与U型定平台(A)之间位置和角度的变化;第二右支链(D)、第一左支链(F)、第二左支链(G)结构和安装方式与所述第一右支链(C)完全相同;后支链(E)包括后支链第一转动副(E‑1)、后支链外部伸缩套筒(E‑2)、后支链旋转调节部分(E‑3)、后支链伸缩杆(E‑4)、后支链第二转动副(E‑5)、后支链一级C形杆(E‑6)、后支链二级C形杆(E‑7)、后支链三级I形杆(E‑8);后支链一级C形杆(E‑6)与后支链二级C形杆(E‑7)转动配合形成第三转动副,后支链二级C形杆(E‑7)与后支链三级I形杆(E‑8)转动配合形成第四转动副,第二转动副、第三转动副与第四转动副转轴汇交于一点,共同构成具有虚拟转心的球副。通过旋转调节丝杠螺母(E‑3‑3)使后支链伸缩杆(E‑4)与后支链外部伸缩套筒(E‑2)产生轴向的相对位移,从而实现U型动平台(B)与U型定平台(A)之间位置和角度的变化;后支链第一转动副(E‑1)包括连接板(E‑1‑1)、轴承端盖(E‑1‑2)、转动轴(E‑1‑3)、轴承隔套(E‑1‑4)和滚动轴承(E‑1‑5);转动轴(E‑1‑3)通过滚动轴承(E‑1‑5)与连接板(E‑1‑1)转动配合,轴承端盖(E‑1‑2)左端与滚动轴承(E‑1‑5)接触并通过螺钉与连接板(E‑1‑1)固定在一起;克氏针针夹(H)包括平台连接螺纹杆(H‑1),克氏针固定螺钉(H‑2),固定螺母(H‑3),拉紧螺母(H‑4);平台连接螺纹杆(H‑1)通过螺纹孔与U型定平台(A)或U型动平台(B)固连,克氏针固定螺钉(H‑2)穿过通孔安装到平台连接螺纹杆(H‑1),拉紧螺母(H‑4)通过螺纹与克氏针固定螺钉(H‑2)安装在一起,拉紧螺母(H‑4)左端面与平台连接螺纹杆(H‑1)接触,固定螺母(H‑3)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克氏针固定螺钉(H‑2)最右端;克氏针针夹(H)在使用时,将克氏针(I)穿过克氏针固定螺钉(H‑2),先旋固定螺母(H‑3),将克氏针(I)固定,然后再调节拉紧螺母(H‑4),使克氏针(I)上产生张紧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47480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态可调的单边外固定器
- 下一篇:一种骨科内固定器套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