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舌穴声震式琴的安装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18032.1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2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薛应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应东 |
主分类号: | G10D1/00 | 分类号: | G10D1/00;G10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舌穴声震式琴的安装,其特征在于:将面板朝下的面挖出小槽腹、大槽腹、韵沼、声池,足池,并预留小纳音和大纳音,再挖出面舌穴;将面板的琴头一端切割出与护额内凹面相同的形状;将底板的琴头一端切割出与护额内凹面相同的形状;在底板上挖出龙池和凤沼;在底板上凿出足池;在底板和挖出底舌穴;将面板与底板粘合;将蒙皮置于温水中浸泡,使之软化膨胀,将软化膨胀的蒙皮一面的边缘处涂上胶水,胶水面朝内舌口覆盖在内舌口上;再将蒙皮的另一面的边缘处涂敷胶水;将护额内凹面、琴头一端的外凸面涂敷胶水套装粘结在琴头的琴额上;将上述步骤已装好的琴体固定,待其自然干燥;将已干燥的琴体,打灰胎并上膝;安装雁足;安装琴弦。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 琴头 舌穴 胶水 内凹面 蒙皮 边缘处 纳音 琴体 涂敷 挖出 软化 切割 膨胀 水中浸泡 胶水面 外凸面 粘合 大槽 面挖 内舌 琴弦 舌口 小槽 雁足 粘结 预留 覆盖 | ||
【主权项】:
1.舌穴声震式琴的安装,舌穴声震式琴包括:小槽腹、小纳音、凤沼、足池、足孔、地柱、底板、大纳音、龙池、天柱、琴额、琴轸、韵沼、内舌口、外舌口、雁足、大槽腹、声池、面舌穴、底舌穴、护额、承露、护轸、岳山、蒙皮、弦眼、琴弦、龙龈、冠角、琴徽、面板、琴肩;琴的上部为面板,琴的下部为底板;面板为朝上的面为圆弧状,朝下的面为内凹状形似覆瓦,面板朝下面的有小槽腹、大槽腹、足池、地柱、天柱、韵沼、声池、小纳音、大纳音;底板朝上、朝下的面均为平面;面板的朝上的面上装有琴弦,琴弦共有7根,琴弦一端间距疏,另一端间距密;琴弦间距疏的一端谓之琴的头部,琴弦间距密的一端谓之琴的尾部;面板上琴尾一端装有冠角;底板开有龙池和凤沼及足孔,龙池和凤沼均为两端为圆弧的矩形槽,面板琴头的一端朝上的面有岳山,岳山外端装有承露,承露上有弦眼;弦眼贯通面板和底板;面板朝上的面琴的头部一端为琴额;面板朝下的面有内凹的小槽腹、大槽腹、足池、韵沼、声池;面板朝下的面连接天柱、地柱;面板朝下的面琴的头部一端有内凹的面舌穴;面板朝下的面上有小纳音和大纳音;小纳音和大纳音均为两端为圆弧的矩形凸起;琴弦间距疏的一端穿过弦眼连接琴轸;琴弦间距密的一端绕过龙龈连接雁足,雁足连接足孔和足池;底板朝上的面琴的头部一端有内凹的底舌穴;面板连接底板;面舌穴与底舌穴的位置相对应,合成一个舌腔;舌腔的琴头一端为开口状的内舌口;琴额连接护额;护额截面为下部为开口的“U”字形,开口处为外舌口;内舌口与外舌口的截面相等;内舌口连接蒙皮,蒙皮连接外舌口;护额琴头一端的下部连接护轸;其特征在于:步骤1:将面板朝下的面挖出小槽腹、大槽腹、韵沼、声池,足池,并预留小纳音和大纳音,再挖出面舌穴;步骤2:将面板的琴头一端切割出与护额内凹面相同的形状;步骤3:在面板朝上的面安装琴徽;步骤4:在面板朝上的面琴尾一端粘上冠角;步骤5:分别在小槽腹和大槽腹中粘上天柱和地柱;步骤4:将面板朝上的面装上承露和岳山;步骤6:将底板的琴头一端切割出与护额内凹面相同的形状;步骤7:在底板上挖出龙池和凤沼;步骤8:在底板上凿出足孔;步骤9:在底板和挖出底舌穴;步骤10:将面板与底板粘合;步骤11:将蒙皮置于温水中浸泡,使之软化膨胀,拿出拭干水,将软化膨胀的蒙皮一面的边缘处涂上胶水,胶水面朝内舌口覆盖在内舌口上;步骤12:再将蒙皮的另一面的边缘处涂敷胶水;步骤13:将护额内凹面、琴头一端的外凸面涂敷胶水套装粘结在一起;步骤14:将上述步骤已装好的琴体固定,待其自然干燥;步骤15:钻出弦眼;步骤16:安装护轸;步骤17:将已干燥的琴体,打灰胎并上膝;步骤18:安装雁足;步骤19:安装琴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应东,未经薛应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41803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化色温调整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安装在小提琴上的增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