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混凝土管节加筋轻质土的路基填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01176.6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76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蒋建荣;刘鑫;第五龙;洪宝宁;许欣;盛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河海大学;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周蔚然 |
地址: | 2100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混凝土管节加筋轻质土的路基填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路基不同部位所需混凝土管节的高度和横截面内外缘尺寸;2、对非轻质土路基纵向进行台阶式开挖和放坡;3、在第一层上设置垫层;4、绑扎管节,设置圈梁、侧向挡板;5、浇筑轻质土;6、交错设置相同外缘尺寸的第二层管节,7、在第二层浇筑轻质土;8、重复以上步骤,直至达到预定轻质土填筑高度,并在其上铺设防渗土工布、设置排水系统和路面结构层。本发明的填筑方法符合装配式建筑理念,预制混凝土管节同时兼有加筋网和建筑模板的作用,不仅施工快捷,而且可以通过调整管节自身尺寸来满足路基不同部位对强度的要求;路基的整体性强,提高了路基的承载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混凝土 管节加筋轻质土 路基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预制混凝土管节加筋轻质土的路基填筑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包括台背填筑在内的路基填筑,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管节横截面外缘尺寸统一,内缘尺寸及管节高度随管节在路基中所埋设的位置及所受荷载强度进行调节;所述非轻质土路基两侧边坡坡度为1:x,x取1~2,以台背填筑为例,所述台背位于结构物与非轻质土路基之间,所述填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轻质土需要填筑的高度H和混凝土管节在路基中所埋设的位置及所受荷载强度来确定由下至上第i层预制混凝土管节的高度hi外缘半径r0和第i层混凝土管节由路基两侧向路基中心第j列管节的内缘半径rij;步骤二、再根据预制混凝土管节的高度和外缘半径对非轻质土路基纵向进行台阶式开挖和放坡,形成多个坡度为1:1~1:1.3的斜坡,每级斜坡之间形成一个平台,由下至上第一阶平台高度为H1=h1+d,0.2m≤d≤0.4m;第二阶至达到轻质土预定填筑高度的第n阶平台高度为H2=h2,H3=h3,……,Hn=hn,平台宽度为b=(2y+1)r0,0≤y≤2且y为整数,r0为混凝土管节外缘半径;步骤三、在开挖至最底层后,在底层铺设厚度为d(0.2m≤d≤0.4m)的垫层,垫层可使用1cm~3cm粒径的碎石;步骤四、在底层非轻质土路基横向两个坡脚线向路基中心线内平移(H1x+0.2)米处,在非轻质土路基底层斜坡与结构物之间的垫层上设置第一层竖立的预制混凝土管节,相邻的两个管节之间用钢筋或其他土工材料绑扎固定,呈矩形紧密排列,在矩形外设置高度为h1,宽度为0.2m的圈梁,圈梁靠近斜坡的一边设置在斜坡坡脚处,靠近结构物的一边固定在结构物上;在非轻质土路基底层斜坡和圈梁之间设置侧向挡板围合形成填筑区域;步骤五、在第一层混凝土管管腔和由圈梁、斜坡、侧向挡板围成的填筑区域内填充轻质土;步骤六、在第一层预制混凝土管节布置边线向路基中心线内平移H2x米处,在非轻质土路基斜坡和结构物之间于第一层预制混凝土管节上交错设置第二层竖立的预制混凝土管节,相邻管节绑扎固定后依然呈紧密的矩形;在矩形外设置第二层高度为h2,宽度为0.2m的圈梁,圈梁靠近斜坡的一边设置在斜坡坡脚处,并且在圈梁与第二层斜坡之间设置侧向挡板形成填筑区域;圈梁靠近结构物的一边固定在结构物上,并与混凝土管节形成填筑区域;步骤七、在第二层混凝土管管腔和由圈梁、斜坡、侧向挡板围成的填筑区域及由圈梁、混凝土管节围成的填筑区域内填充轻质土;步骤八、以此类推填筑第三层至第n层台背填筑区域,第n层台背填筑区域达到轻质土预定填充高度,在第n层对管壁之间的空腔需随本层其他区域一块填筑;在第n层填筑轻质土上方铺设防渗土工布、设置排水系统和路面结构层,最后在侧向挡板和圈梁形成的台阶上覆盖土壤,形成与非轻质土路基两侧边坡坡度一致的边坡,并播种植被。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河海大学;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未经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河海大学;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40117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左转电动全互通立交桥构造
- 下一篇:基于建筑垃圾的高速公路路基填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