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浅水湖泊越冬蓝藻种源清除窗口期的确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99140.9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0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史小丽;于洋;张民;阳振;陈开宁;施丽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徐蓓;尹妍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浅水湖泊越冬蓝藻种源清除窗口期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蓝藻在复苏过程中有三个关键功能基因:藻蓝蛋白合成基因(PC‑IGS)、伪空胞合成基因(gvpC)和藻毒素合成基因(mcyA),这三个基因的表达与蓝藻的活性恢复和上浮有直接的关系,建立能精准反映越冬蓝藻种源清除的窗口期;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蓝藻在越冬复苏过程中这三个关键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量,确定具有代谢活性的水华蓝藻的复苏过程,从而判断不同湖区蓝藻的种源清除窗口期。本发明的优势在于,综合了三项反映越冬蓝藻复苏的关键参数指标,甄别了不同湖区蓝藻种源清除的最佳窗口期,比传统的测定藻类现存量的方法更精准,比需要将伪空胞从细胞中分离纯化来研究伪空胞形态和特性的压力毛细管法等方法省时省力,为湖泊蓝藻水华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 ||
搜索关键词: | 窗口期 蓝藻 越冬蓝藻种源 合成基因 空胞 复苏 浅水湖泊 湖区 越冬 荧光定量PCR 细胞 代谢活性 分离纯化 关键参数 关键功能 关键基因 湖泊蓝藻 活性恢复 技术支撑 蓝藻种源 毛细管法 水华控制 水华蓝藻 藻蓝蛋白 基因 表达量 传统的 藻毒素 上浮 省力 省时 藻类 种源 研究 | ||
【主权项】:
1.一种浅水湖泊越冬蓝藻种源清除窗口期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湖泊布设采样点,获取采样点处表层底泥样品;(2)从表层底泥样品中提取RNA,采用相对定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藻蓝蛋白合成基因PC‑IGS、藻毒素合成基因mcyA和伪空胞合成基因gvpC的相对表达量;(3)以时间为横坐标,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值为纵坐标绘制曲线,根据三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综合分析确定越冬蓝藻种源清除的窗口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9914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