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刷镀复合材料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84277.7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0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吕星薄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3/56 | 分类号: | C25D3/56;C25D15/00;C25D5/06;C25D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申绍中 |
地址: | 037002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刷镀复合材料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复合材料,S2、制备镀液;S3、镀复合材料;S31、将需要处理的电刷用丙酮清洗去油,然后放入清水中清洗3‑6次,然后将镀笔接正极、电刷接负极,调整电压为12V,保持1‑3min;S34、将镀液倒入电镀槽中,电源为正极性,电压为7‑9V,用铜合金作为填充材料,进行电镀。本发明工艺简单,且制造成本偏低,成品性能不弱于市场上的主流成品,甚至优于进口成品。因此,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工艺 电刷镀 电刷 镀液 制备复合材料 正极 负极 丙酮清洗 调整电压 利润空间 填充材料 制造成本 复合材料 电镀 电镀槽 铜合金 正极性 镀笔 放入 去油 制备 清洗 电源 清水 主流 进口 | ||
【主权项】:
1.一种电刷镀复合材料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复合材料S11、选取碳纳米管,将碳纳米管放入6Mol/L的盐酸中回流并加热至500‑600℃,保持40‑50min;S12、将98%的浓硫酸和98%的浓硝酸按照体积比为3:1的比例混合,然后倒入S11的溶液中,利用超声波搅拌4‑10小时;S13、将S12中处理后的碳纳米管取出,然后用中和液清洗,所述的中和液由以下组分及其含量构成,8%氢氧化钠、10%氯化钠、余量为等离子水,清洗完成后放入烘干炉中采用120℃温度烘干8‑12小时;S14、将锶羟基磷灰石细磨至120‑160目,然后采用蒸馏水湿润,然后加入无水酒精清洗5‑6次溶解掉其内部的有机杂质,然后采用蒸馏水反复清洗,最后采用过滤纸过滤、烘干,获得纯净的锶羟基磷灰石粉体;S15、将S13处理后的碳纳米管取出,放入容器中,并将聚团的部分打散、压碎;加入碳纳米管体积2倍以上的无水乙醇至上述容腔中,采用超声波振动1‑2小时;S16、称取锶羟基磷灰石粉体,加入S15处理后的容腔中,锶羟基磷灰石粉体与碳纳米管的重量比为1:1.5‑4,然后采用超声波振动1‑2小时;S17、将S16处理后的原料过滤,然后采用蒸馏水清洗5‑6次,烘干获得复合粉体;S2、制备镀液S21、制备镍钴镀液,镍钴镀液内各组分含量如下:硫酸镍300g/L,氯化镍40g/L,硼酸35g/L,硫酸钴5g/L,十二烷基硫酸钠0.3~0.5g/L,糖精钠2g/L,1,4丁炔二醇0.35g/L;先将硫酸镍及硫酸钴,在烧杯中溶解;硼酸在90℃溶解,合并两种溶液,使体积不大于烧杯额定体积的四分之三;用稀盐酸或氨水调节镀液的pH值到3.5~4,搅拌2小时;S22、将S17制备的复合粉体与S21制备的镍钴镀液混合,使得纳米碳管含量为0.1~0.5g/L 、复合粉体含量为5~8g/L,完成镀液的制备;S3、镀复合材料S31、将需要处理的电刷用丙酮清洗去油,然后放入清水中清洗3‑6次,然后将镀笔接正极、电刷接负极,调整电压为12V,保持1‑3min;S34、将镀液倒入电镀槽中,电源为正极性,电压为7‑9V,用铜合金作为填充材料,进行电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8427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