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机器学习调整LT码编码长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57660.3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95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卓永宁;曾柯;颉正日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B17/391;H04B17/373;H04B17/364;G06N20/00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邹裕蓉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调整LT码编码长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发送端建立信道评估模型,根据之前的信道参数预测此次传输过程的信道情况,根据预测到的信道状况确定此次传输的最佳LT码的编码码长;发送端得到最佳码长后编码发送数据;接收端接收到完整的数据后向发射端发送反馈信息RS;发送模块通过时延计算得到此次传输过程的信道波动情况,根据信道波动情况及信道物理时延计算信道的评估模型;根据模型确定下一次传输的最佳LT码编码码长,在积累数据时利用合适的代价函数不断修改建立模型的参数,在不断预测的过程中完善模型,达到对信道的评估越来越准确,信道利用率越来越高的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机器 学习 调整 lt 编码 长度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机器学习调整LT码编码长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建立信道预测模型;根据之前储存的信息确定模型的参数,来预测下一次信道的状况;根据信道状况确定码长确定式的参数,并确定LT码的码长;编码发送数据;接收模块接收到完整的数据后向发射模块发送反馈信息RS;发送模块接收到RS后记录传输时延和对应的LT码长度;之后不断发送并记录下在不同LT码长度和卫星位于不同轨道处传输数据的时延;在记录大量数据后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预测下一次发送时的信道状况,来动态调整LT码编码长度进行发送,在积累数据时利用合适的代价函数不断修改建立模型的参数,在不断预测的过程中完善模型,达到越来越准确的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5766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