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体可吸收捆绑带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53377.3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4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玲;朱晨凯;从小晔;贺立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诺丁汉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诺丁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31/02 | 分类号: | A61L31/02;A61L31/06;A61L31/14;A61B17/82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核心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3 | 代理人: | 袁丽花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体可吸收捆绑带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由磷酸盐玻璃纤维和可降解聚合物制备得到复合材料板;S2、通过数控机床在复合材料板上精密加工锁定齿及齿槽,得到捆绑带。本发明的捆绑带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采用人体可吸收磷酸盐玻璃纤维增强可降解聚合物复合材料,固定后期随材料降解,应力逐渐传到至骨折处,有效防止骨质疏松和骨痂包裹固定物;可有效地替代金属捆绑丝线带,避免其对骨骼表面造成的腐蚀、切割、滑动等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捆绑带 制备 可吸收 磷酸盐玻璃纤维 可降解聚合物 复合材料板 丝线 材料降解 骨质疏松 骨骼表面 精密加工 复合材料 数控机床 固定物 有效地 滑动 齿槽 骨痂 切割 骨折 捆绑 锁定 腐蚀 金属 替代 | ||
【主权项】:
1.一种人体可吸收捆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捆绑带包括带体、位于带体第一端的锁定齿、及位于带体第二端的齿槽,所述锁定齿与齿槽对应卡合以实现带体两端的固定,所述捆绑带的主体材料为磷酸盐玻璃纤维,辅助材料为可降解聚合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诺丁汉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诺丁汉大学,未经宁波诺丁汉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诺丁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5337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