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骑行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52776.8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44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陈乐;陈新奎;于捷;汤龙梅;蔡志明;陈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B71/06 | 分类号: | A63B71/06;A63B24/00;A63B22/08 |
代理公司: | 11255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晓彬<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50118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骑行设备,包括主机、虚拟头盔和车体模拟装置,所述车体模拟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相对两端设有两竖向平行设置的支架,两支架间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有可旋转的圆环,圆环内侧通过第二转轴连接有可旋转的车体,第二转轴垂直于第一转轴方向设置;还包括圆环驱动机构和车体驱动机构;车体驱动机构驱动车体绕第二转轴旋转,圆环驱动机构驱动圆环绕第一转轴旋转,实现车体转弯、上坡、下坡等姿态的变换。本发明可以通过主机向车体模拟装置发送指令,全方位实时改变车体空间姿态,让骑行人员根据自身重心平衡感体验到各种场景的不同地理情况,带给骑行人员沉浸式体验,体验更真实。 | ||
搜索关键词: | 车体 骑行 圆环 模拟装置 车体驱动机构 虚拟现实技术 底板 可旋转的 驱动机构 转轴连接 转轴旋转 支架 主机 驱动 车体空间 发送指令 方向设置 竖向平行 虚拟头盔 重心平衡 转轴垂直 沉浸式 上坡 下坡 转轴 转弯 环绕 场景 地理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骑行设备,包括主机、虚拟头盔和车体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模拟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相对两端设有两竖向平行设置的支架,两支架上设有对应的第一轴孔,第一轴孔内设有可旋转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间连接有圆环,第一转轴与圆环相对两端外侧固定连接,圆环在圆环驱动机构的带动下绕第一转轴旋转;圆环内侧相对两端设有第二轴孔,第二轴孔内设有可旋转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垂直于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间连接有车体,第二转轴分别与车体的前端、后端固定连接,车体在车体驱动机构的带动下绕第二转轴旋转;/n所述车体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支撑杆,支撑杆末端连接有弧形限位杆,限位杆以圆环中心为圆心且沿圆环旋转路径设置;/n所述圆环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驱动轴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圆环上设有连杆,连杆一端套置在圆环外且可绕圆环旋转,连杆另一端连接有第一驱动杆,第一驱动杆与连杆铰接,第一驱动杆侧面设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第一电机正反转,通过第一齿轮、第一齿条带动第一驱动杆进行往复运动,从而第一驱动杆通过连杆带动圆环旋转,实现车体向前或后倾斜;/n所述车体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驱动轴上设有第二齿轮;所述车体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杆,第二驱动杆为弧形且沿车体中部底端旋转路径设置,第二驱动杆下表面设有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驱动杆上表面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杆嵌置在限位槽内且可沿限位槽滑动;第二电机正反转,通过第二齿轮、第二齿条带动第二驱动杆沿车体中部底端旋转路径做往复运动,从而第二驱动杆通过限位杆带动车体绕第二转轴旋转,实现车体向左或右倾斜。/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5277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手环的跳绳计数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运动模拟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