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二氰基荧蒽的非掺杂空穴传输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30943.9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5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安;孙祥浪;肖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53/30 | 分类号: | C07C253/30;C07C221/00;C07C225/22;C07C211/61;C07C209/68;C07C213/08;C07C217/92;C07D219/14;C07D279/26;H01L51/42;H01L51/46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夏惠忠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暂无信息 | 说明书: | 暂无信息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掺杂空穴传输材料,它是带有两个苯胺类给电子基团的二氰基荧蒽。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材料可应用于正式平面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也可用于反式平面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本发明提供的这种非掺杂空穴传输材料合成过程简单,空穴迁移率高,作为非掺杂空穴传输材料应用于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正式平面结构中,最高能量转化效率可以达到18.03%。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二氰基荧蒽 掺杂 空穴 传输 材料 | ||
【主权项】:
1.一种非掺杂空穴传输材料,其特征在于,它是带有两个苯胺类给电子基团的二氰基荧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3094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流制备偶氮苯类化合物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芳香腈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