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青藤碱对胰腺癌细胞系SW1990增殖凋亡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12223.X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3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喻超;邓亚竹;孙诚谊;朱昌毫;潘耀振;陈玲;罗俊;田舍;张浩;张志伟;张乙凡;陈世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21/31;G01N15/14;A61K31/48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包晓静 |
地址: | 55000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含有机有效成分的医药配制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青藤碱对胰腺癌细胞系SW1990增殖凋亡的检测方法,通过各种体外实验探讨青藤碱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改变;CCK‑8方法检测不同浓度梯度,不同作用时间下青藤碱对胰腺癌细胞存活的影响;平板克隆实验检测青藤碱对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及免疫印迹实验检测青藤碱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细胞增殖率随着青藤碱剂量增加而降低,细胞集落形成数量逐渐减少,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ARP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增多。青藤碱在一定程度能够有效的抑制胰腺癌的增殖,并且能够有效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表明青藤碱可能在胰腺癌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 ||
搜索关键词: | 青藤碱 凋亡 增殖 胰腺癌 胰腺癌细胞系 检测 胰腺癌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集落 免疫印迹实验 有效诱导细胞 流式细胞术 细胞增殖率 医药配制品 表达水平 剂量增加 浓度梯度 平板克隆 实验检测 体外实验 逐渐增加 存活 治疗 | ||
【主权项】:
1.一种青藤碱对胰腺癌细胞系SW1990增殖凋亡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青藤碱对胰腺癌细胞系SW1990增殖凋亡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SIN首先用DMSO溶解,配置储存液,浓度为100mmol/L,再用无血清DMEM将储存液稀释成10mmol/L的工作液;步骤二,胰酶消化胰腺癌SW1990细胞,中和制备细胞悬液,计数,稀释成1×105个/ml,96孔板内每孔种植细胞3000个,每组5个复孔,实验组设置5个SIN浓度梯度,对照组不做处理;种植胰腺癌细胞SW1990于三个96孔板,分别于三个时间点即24h、48h、72h检测96孔板的吸光度;检测时弃去孔内培养基,每孔加入CCK‑8 10ul和无血清DMEM 100ul的混合液,细胞培养箱中孵育2h,酶标仪下检测波长450nm处的吸光度;步骤三,平板克隆细胞集落形成实验胰酶消化胰腺癌细胞SW1990,制备细胞悬液,细胞计数1×104个/mL,将1000个细胞种植于6cm培养皿中,无菌细胞培养箱培养6‑10h后给药;实验分组同上,高糖DMEM培养基和加入的药物量达到5mL,培养10~14d,4%多聚甲醛固定20‑30min,1%结晶紫染色20‑30min,PBS清洗数遍,烘箱烘干处理,拍照;步骤四,胰酶消化制备SW1990细胞悬液,细胞计数1×105个/ml,接种细胞于6孔板内,每孔种植5×104个细胞,使细胞均匀分布于6孔板内,培养24‑30h,加药处理,实验分组同上,继续培养24h,收集各孔内上清液体于流式管,PBS清洗1遍,收集,加1ml0.05%不含EDTA的胰蛋白酶消化细胞,收集于流式管,800rpm,5min,弃去上清,3ml PBS清洗干粉,800rpm,5min,弃上清,每组加入150ul 1×Binding Buffer,悬浮细胞约达到1×105个,在细胞悬液中加入2.5ul Annexin V‑FITC、5ul PI,混匀;4℃避光反应15min;流式细胞仪上机检测,记录结果;步骤五,将制备好的细胞悬液均匀的种植于6cm培养皿内,细胞量达到1×105个,实验分组以及处理同上;给药24h后,收集上清和细胞,制成细胞干粉,按照干粉的量每孔加入相应的裂解液100‑200ul,超声充分裂解提取蛋白,采用BCA试剂盒制备标准蛋白曲线,对各组样品进行定量,计算蛋白浓度,按照50ug上样量计算得出上样体积,依次经过电泳、转膜、洗膜、一抗4℃摇床孵育12‑16h、二抗室温孵育2h、洗膜、化学发光试剂盒ECL配置,于凝胶成像系统下曝光,以GAPDH为内参照;步骤六,应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未经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12223.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