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造耐磨性铁基烧结合金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90965.7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09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筱原伸幸;鸭雄贵;植田义久;米田贵则;中村竹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精密烧结合金 |
主分类号: | C22C33/02 | 分类号: | C22C33/02;C22C38/02;C22C38/04;C22C38/08;C22C38/10;C22C38/12;C22C27/04;C22C30/00;C22C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谭冀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制造由混合粉末制成的耐磨性铁基烧结合金,所述混合粉末包括第一硬质颗粒、第二硬质颗粒、石墨颗粒和铁颗粒。所述第一硬质颗粒为Fe‑Mo‑Ni‑Co‑Mn‑Si‑C合金颗粒。所述第二硬质颗粒为Fe‑Mo‑Si合金颗粒。当将以上颗粒的总量设为100质量%时,所述混合粉末包括5质量%至50质量%的第一硬质颗粒、1质量%至8质量%的第二硬质颗粒和0.5质量%至1.5质量%的石墨颗粒。在烧结工序中,进行烧结使得所述第一硬质颗粒的硬度变为400至600Hv并且所述第二硬质颗粒的硬度超过600Hv。然后,进行氧化处理使得所述氧化处理前后的烧结体的密度差变为0.05g/cm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耐磨性 烧结 合金 方法 | ||
【主权项】:
1.制造耐磨性铁基烧结合金的方法,包括:成型工序,在该成型工序中将包括硬质颗粒、石墨颗粒和铁颗粒的混合粉末压缩成型成烧结合金用成型体;和烧结工序,在该烧结工序中烧结所述烧结合金用成型体,并且使所述烧结合金用成型体中石墨颗粒的C扩散至所述硬质颗粒和所述铁颗粒中,所述制造耐磨性铁基烧结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颗粒包括第一硬质颗粒和第二硬质颗粒,其中当将所述第一硬质颗粒的量设为100质量%时,所述第一硬质颗粒包括Mo:20质量%至70质量%、Ni:5质量%至40质量%、Co:5质量%至40质量%、Mn:1质量%至20质量%、Si:0.5质量%至4.0质量%和C:0.5质量%至3.0质量%,余量包括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当将所述第二硬质颗粒的量设为100质量%时,所述第二硬质颗粒包括Mo:60质量%至70质量%和Si:2.0质量%或更少,余量包括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当将所述第一硬质颗粒、所述第二硬质颗粒、所述石墨颗粒和所述铁颗粒的总量设为100质量%时,所述混合粉末包括5质量%至50质量%的所述第一硬质颗粒、1质量%至5质量%的所述第二硬质颗粒和0.5质量%至1.5质量%的所述石墨颗粒,和其中在所述烧结工序中,进行烧结使得所述第一硬质颗粒的硬度变为400至600Hv并且所述第二硬质颗粒的硬度超过600Hv,在所述烧结工序之后,对由所述烧结合金用成型体所烧结的烧结体进行氧化处理,使得来源于所述铁颗粒的铁基体中所含一部分铁变为四氧化三铁,并且进行所述氧化处理使得所述氧化处理之前所述烧结体的密度与所述氧化处理之后所述烧结体的密度之间的差变为0.05g/cm3或更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精密烧结合金,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精密烧结合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29096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用缓冲弹簧材料
- 下一篇:用于涡轮壳的耐高温球墨铸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