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等间距底锚巷道层状底板任分层鼓起失稳的预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84658.8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6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郑文翔;卜庆为;孙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宋平 |
地址: | 014010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间距底锚巷道层状底板任分层鼓起失稳的预判方法。通过基本条件假设,建立等间距底锚巷道层状底板力学模型,通过力学解析得出锚杆数为单数和偶数且等间距布置时组合岩梁结构的最大正应力和剪应力方程,根据其结构破坏形式与条件,建立等间距底锚巷道层状底板任分层鼓起失稳的力学判定方程,从现场资料中获取模型基本参数的数值,代入方程,获知等间距底锚巷道层状底板某分层是否具有稳定性的预判结论。本发明对结构稳定性的预判准确、全面,为挠曲褶皱性底鼓治理技术提供了可靠的力学理论依据,对于保障我国深部资源安全开采,提高开采作业人员安全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 巷道 分层 预判 鼓起 失稳 褶皱 等间距布置 结构稳定性 安全开采 基本参数 基本条件 结构破坏 理论意义 力学解析 力学理论 力学模型 人员安全 深部资源 实际工程 现场资料 剪应力 梁结构 正应力 单数 获知 锚杆 挠曲 力学 判定 应用 治理 | ||
【主权项】:
1.一种等间距底锚巷道层状底板任分层鼓起失稳的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对采用等间距锚杆控制巷道层状底板底鼓的实际情况进行基本条件假设,建立等间距底锚巷道层状底板力学模型;2)对力学模型进行力学解析,以材料力学、岩石力学、弹性力学为理论基础,解析锚杆数n为单数和偶数且等间距布置时组合岩梁结构的最大正应力σmax和剪应力τmax方程;3)根据结构破坏形式与条件,建立锚杆数n分别为单数和偶数且等间距布置时,巷道层状底板任分层鼓起失稳的力学判别准则;4)从现场挠曲褶皱性底鼓矿井巷道围岩资料中获取模型基本参数的数值;5)将基本参数数值代入步骤3)中的稳定性力学判定方程,计算方程两边的值并进行判定,如果正应力不等式成立,则认为该分层不会发生拉伸破坏;如果剪应力不等式成立,则认为该分层不会发生抗剪破坏,如果正应力和剪应力不等式均成立时,认为分层结构稳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科技大学,未经内蒙古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28465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