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热脉冲交替注水的采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73933.6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38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王虓;李龙龙;潘琳;顾维力;许天懿;常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E21B43/24;E21B43/26;G06Q50/02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冯必发;金慧君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热脉冲交替注水的采油方法,步骤如下:分析储油层的温度敏感性,若储油层的温度敏感性为中等偏强到强,则通过油田的注入井向储油层中注入热水,每隔4h记录一次注入井的井口油压,当井口油压开始持续上升时,停止注入热水;打开注入井,向储油层中注入冷水使储油层冷却;提高注入井的注水压力,在注水压力的冲洗作用下,储油层会沿注入井的井筒附近地层应力场的最小应力方向形成若干条压裂裂缝;计算储油层的视吸水指数,根据视吸水指数判断储油层中是否形成有效压裂裂缝;计算注水有效率,根据所述注水有效率判断注入水是否在储油层中形成有效驱替。 | ||
搜索关键词: | 储油层 注入井 注水 油压 温度敏感性 吸水指数 压裂裂缝 注水压力 脉冲 冷热 井口 采油 井筒附近地层 有效驱替 上升时 应力场 注入水 冲洗 冷却 油田 记录 分析 | ||
【主权项】:
1.一种冷热脉冲交替注水的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1,分析储油层的温度敏感性,若所述储油层的温度敏感性为中等偏强到强,到步骤S102;若所述储油层的温度敏感性为无到中等偏弱,则到步骤S107;S102,测量地层温度,若所述地层温度不小于70℃,则不需注入热水,地层自然升温,到步骤S103;若所述地层温度小于70℃,则通过油田的注入井在压力P1条件下向储油层中注入热水,迅速加热地层,观察注入热水后所述注入井的井口油压变化,每隔4h记录一次注入井的井口油压,并编绘注水指示曲线,当井口油压开始持续上升时,停止注入热水,到步骤S103;压力P1的计算公式为:P1=P0+5式中,P0为原始地层压力,MPa;压力P1的单位为MPa;S103,打开所述注入井,在压力P2条件下向所述储油层中注入冷水使储油层迅速、充分冷却,在冷热交替的作用下,所述储油层中的岩体强度降低;压力P2的计算公式为:P2=P0+1式中,压力P2的单位为MPa;S104,提高注入井的注水压力,在所述注水压力的冲洗作用下,所述储油层会沿注入井的井筒附近地层应力场的最小应力方向形成若干条压裂裂缝;S105,计算所述储油层的视吸水指数,根据所述视吸水指数判断储油层中是否形成有效压裂裂缝,若视吸水指数未达标,说明储油层中未形成有效压裂裂缝,则重复执行步骤S102~S105;若视吸水指数达标,则说明储油层已形成有效裂缝,到步骤S106;S106,计算注水有效率,根据所述注水有效率判断注入水是否在储油层中形成有效驱替,若注水有效率达标,说明注入水已在储油层中形成有效驱替,此时转为采用常规注水采油方式继续开发储油层,直至到步骤S107;若注水有效率未达标,则应改变注入井射孔段重复执行步骤S102~S106;S107,结束储油层采油过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27393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