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匹配区适配性分析的编码失真量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67832.8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1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可东;朱桐乾;王海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M13/01 | 分类号: | H03M13/01;G01C2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匹配区适配性分析的编码失真量优化算法,属于导航领域,包括:(1)利用绝对值距离代替常用的欧式距离作为失真描述函数;(2)调整循环结构,先将编码位置相同的位置坐标搜索出来,作为外层循环,将相同编码引起的失真量分别计算出来,从而避免对相同编码位置的反复搜索;(3)在计算某一编码值引起的失真量时,利用本发明提出的坐标排序和去绝对值技术,使计算环节由三重循环减少到两重,大幅提高计算效率。这种基于绝对值距离的优化算法,在保持了原有编码失真量的性能的基础上,提升计算效率超过1个数量级,计算区域越大,提升效率越明显,使编码失真量能够在较大区域实现实时计算。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匹配 区适配性 分析 编码 失真 优化 方法 | ||
【主权项】:
1.用于匹配区适配性分析的编码失真量优化算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利用绝对值距离代替常用的欧式距离作为失真描述函数;坐标点(x1,y1)和(x2,y2)间的绝对值距离DA和欧式距离DE分别为DA=|x1‑x2|+|y1‑y2|
(2)调整循环结构,先将编码值相同的位置坐标搜索出来,作为外层循环,将相同编码引起的失真量分别计算出来,从而避免对相同编码位置的反复搜索;(3)在计算某一编码值引起的失真量时,利用本发明提出的坐标排序和去绝对值技术,使计算环节由三重循环减少到两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26783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编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编码、译码方法及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