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新型频控阵技术的S形干扰波束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50921.1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62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慧;胡全;崔延硕;邵怀宗;王文钦;潘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38 | 分类号: | G01S7/38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李林合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新型频控阵技术的S形干扰波束实现方法,在以半波长为阵元间距的均匀线性阵列中,利用单频正弦形式信号作为发射信号,首先设定待干扰区域,根据理论计算出频偏及补偿相位相应参数,将各自频偏和补偿相位参数分别调制到单频正弦信号中形成各通道单频正弦形式基带信号,并分别利用模数芯片AD9361对各通道基带信号做上变频,将基带信号搬移至特定射频频率,此后可通过混频将信号搬移到终端射频频率,最后设计阵列加权向量来弥补通道增益误差,完成S形干扰波束的发射。本发明采用了新型频控阵技术,在获得相同干扰性能的条件下降低了成本,并在同等实验环境的条件下能够获得更高的隐蔽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新型 频控阵 技术 干扰 波束 实现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新型频控阵技术的S形干扰波束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待干扰区域的角度范围和径向距离范围;S2、根据待干扰区域的角度范围和径向距离范围计算S形干扰波束各通道的频偏增量和补偿相位增量;S3、通过调制将各通道的频偏增量和补偿相位增量分别加载到单频正弦信号中,得到各通道的基带信号;S4、对各通道的基带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将基带信号搬移至特定射频频段并进行滤波处理,得到射频信号;S5、通过混频处理将射频信号搬移至终端射频频段,得到终端射频信号;S6、设定阵列加权向量弥补终端射频信号中各通道的增益误差,完成S形干扰波束的发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25092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