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新型频控阵技术的S形干扰波束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50921.1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62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慧;胡全;崔延硕;邵怀宗;王文钦;潘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38 | 分类号: | G01S7/38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李林合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新型 频控阵 技术 干扰 波束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新型频控阵技术的S形干扰波束实现方法,在以半波长为阵元间距的均匀线性阵列中,利用单频正弦形式信号作为发射信号,首先设定待干扰区域,根据理论计算出频偏及补偿相位相应参数,将各自频偏和补偿相位参数分别调制到单频正弦信号中形成各通道单频正弦形式基带信号,并分别利用模数芯片AD9361对各通道基带信号做上变频,将基带信号搬移至特定射频频率,此后可通过混频将信号搬移到终端射频频率,最后设计阵列加权向量来弥补通道增益误差,完成S形干扰波束的发射。本发明采用了新型频控阵技术,在获得相同干扰性能的条件下降低了成本,并在同等实验环境的条件下能够获得更高的隐蔽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干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新型频控阵技术的S形干扰波束实现方法的设计。
背景技术
电子干扰是电子战的主要内容之一,旨在大幅削弱敌方的作战能力。随着现代抗干扰技术的提高,对电子主动干扰方提出了巨大挑战:首先,实施电子干扰的前提是电子侦察设备能够有效获取敌方目标的态势信息;其次,在电子侦察设备获取态势信息后,要实现有效干扰,干扰机必须保证针对性的干扰信号、足够大的发射功率和天线增益等,保证干扰信号能进入敌方目标区域并影响其工作。
现代干扰技术在干扰信号样式、干扰方式、干扰设备、干扰载体等许多方面有了飞跃性的发展。现代干扰设备采用了很多先进的数字电子技术,如数字储频、直接数字频率合成等,并与雷达信号分析、处理能力结合,使其成为对抗现代雷达的主要干扰方法。特别是随着大规模、超高速集成电路等的发展,对雷达信号采集、存储、信号处理等瓶颈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目前对干扰设备的复杂度和成本有待进一步下降,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干扰主要分为压制性干扰和欺骗性干扰。压制性干扰使敌方设备探测能力下降或彻底丧失工作能力;欺骗性干扰使敌方设备无法准确分辨目标,主要有角度欺骗、距离欺骗、速度欺骗和假目标欺骗等方式。压制性干扰随着距离的增大,波形因素不变,但信噪比逐渐减小,这对干扰机的功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干扰距离受制于功率的大小。距离欺骗式干扰使雷达距离波门从目标脱离,通过干扰让雷达两个距离波门中的信号强度不同,从而影响雷达的分辨能力,但实际信号频率成分不受到影响。角度欺骗式干扰在单脉冲雷达分辨角内设置两个或以上的干扰源,对单脉冲雷达的角跟踪系统精度和准确度实施干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速度欺骗式干扰发送两个不同频移的干扰信号,从而让雷达速度跟踪波门误测目标的移动速度。与现有干扰方法不同,新型频控阵发射的波束具有角度-距离相关特性,这不仅可以产生虚拟的角度欺骗效果,而且可以通过改变频偏参数控制波束的形状,实现多种用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基于新型频控阵技术的S形干扰波束实现方法,利用新型频控阵列技术发射具有角度-距离相关性特点的波束,对干扰区域内实现条带干扰,以实现对干扰区域内目标的虚拟辐射,降低自身暴露的风险及干扰的成本,实现有效干扰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新型频控阵技术的S形干扰波束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待干扰区域的角度范围和径向距离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09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