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持细粒度访问的云数据确定性删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41812.3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01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禹勇;苏西洛·威利;张凌越;薛靓;李艳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H04L9/3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21 | 代理人: | 赵双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安市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持细粒度访问的云数据确定性删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数据所有者对数据进行加密,并将加密数据外包给云服务器,使得只有满足访问要求的用户才可以解密数据;当数据所有者想要删除存储在云服务器中的数据时,它首先发送删除请求给可信权威中心,该中心返回一个删除密钥,即重加密密钥给数据所有者,数据所有者将删除密钥发送给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删除操作。在执行删除操作后,云服务器返回一个证明给数据所有者,数据所有者通过Merkle哈希树验证目标数据是否已被删除。本发明利用属性撤销和Merkle哈希树实现了可验证的数据删除,同时支持细粒度的访问控制,达到隐私保护的目的,大大提高了云服务器的利用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持 细粒度 访问 数据 确定性 删除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支持细粒度访问的云数据确定性删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步骤S100.系统建立,生成系统参数:选择安全参数k,可信权威中心生成系统的公开参数;步骤S200.云用户私钥申请与生成:云用户向可信权威中心提出私钥申请,可信权威中心根据所述系统公开参数、云用户的访问结构W和随机数r生成中间私钥SKW返回给所述云用户;然后所述云用户选择一对签名密钥{spk,ssk}和随机数α,云用户的私钥为SK=(SKW,ssk,α);其中,云用户的访问结构W中包括可访问性的属性,数据所有者包含在云用户中;步骤S300.数据所有者将数据加密与存储后上传至云服务器:步骤S301.数据加密与存储:数据所有者为将要上传的数据M选择一组属性集γ和随机数s,对数据M进行加密,得到密文CT=(C1,C2,C3),然后以C3中的各元素为叶子结点构建Merkle哈希树,使用所述签名密钥ssk对Merkle哈希树的根节点R签名得到sigssk(R);其中,属性集γ中包括可访问性的属性,且属性值为可访问;步骤S302.数据所有者上传数据至云服务器:数据所有者为将要上传的数据M选择一个标识符fname,然后设置ind为可访问性属性对应的密文
在Merkle哈希树中的位置,设置AAI为可访问性属性对应的密文
在Merkle哈希树中的辅助认证信息,数据所有者为所述将要上传的数据M计算一个标签值σ,最后上传{fname,ind,CT,σ,AAI,sigssk(R)}至云服务器;步骤S400.云用户访问云服务器中的数据:不同云用户请求访问云服务器中的数据并获得所述密文CT,若所述密文CT对应的属性满足云用户的所述私钥SK的访问结构,则云用户解密该密文CT进行访问;步骤S500.数据所有者对存储在云服务器中的数据进行确定性删除:步骤S501.数据所有者向可信权威中心发送删除请求DR,可信权威中心返回删除密钥rk给数据所有者。步骤S502.数据所有者将删除密钥rk发送给云服务器,云服务器返回可访问性属性对应的密文
对应的信息给数据所有者,数据所有者验证
和Ωind是否为有效信息;其中,Ωind表示ind的辅助认证信息;步骤S503.云服务器通过重加密部分所需删除的数据密文CT改变包含在所需删除的数据密文CT中的属性值以实现数据删除,然后重新计算新的Merkle哈希树的根节点
将
作为删除证明返回给数据所有者;步骤S504.数据所有者通过重构新的Merkle哈希树验证云服务器是否已将所需删除的数据确定性地删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师范大学,未经陕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24181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