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红外图像的钢包耐火层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38430.5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12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曹衍龙;卢岸潇;杨将新;曹彦鹏;何泽威;陈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06 | 分类号: | G01B11/06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徐关寿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基于红外图像的钢包耐火层测量方法,包括在要监测的钢包周围设置红外相机;在三维软件中将现场的真实场景复现为虚拟场景;在实际场景中获取红外相机拍摄的红外图像;识别出虚拟图像中耐火层模型的连通域,每一个连通域表示一块耐火砖;将红外图像与虚拟图像融合形成钢包分析图像,钢包分析图像的钢包上同时具有连通域信息和红外图像的灰度值信息;计算每个连通域内的图像的平均灰度值并记录。本发明具有能够监测到钢包耐火层中的每一块耐火砖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红外 图像 钢包 耐火 测量方法 | ||
【主权项】:
1.基于红外图像的钢包耐火层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要监测的钢包周围设置红外相机,红外相机的个数和位置要求以所有红外相机形成的拍摄区域完全覆盖钢包的整个外表面为标准;步骤2:在三维软件中将现场的真实场景复现为虚拟场景,虚拟场景包含钢包三维模型和相机虚拟模型,钢包三维模型与相机虚拟模型的位置关系与真实场景中钢包和相机的位置关系一致;钢包三维模型具有耐火层模型,耐火层模型由耐火砖模型形成,耐火层模型的形状、尺寸、结构和耐火砖模型的砌筑方式与实际耐火层一致;步骤3:在实际场景中获取红外相机拍摄的红外图像;在虚拟场景中获取虚拟图像,虚拟图像和红外图像为同一对相机在同一个视角下拍摄的图像;同一对相机指的是在实际场景中的红外相机及其在虚拟场景中相机虚拟模型;步骤4:识别出虚拟图像中耐火层模型的连通域,每一个连通域表示一块耐火砖;步骤5:将红外图像与虚拟图像融合形成钢包分析图像,钢包分析图像的钢包上同时具有连通域信息和红外图像的灰度值信息;计算每个连通域内的图像的平均灰度值并记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23843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