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ephanolide C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98237.6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94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明;徐伦;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11/00 | 分类号: | C07D31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高雪霞 |
地址: | 71006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ephanolide C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以商业可得的5‑溴‑2‑甲基苯甲醚为合成原料,经过根岸英一反应与甲氧基对位卤化、二异丙基胺锂甲酰化反应,所得产物与3‑戊烯‑2‑酮发生罗宾森环化反应,再经Luche还原、水解、酯化反应得到内脂型化合物,再通过二异丁基氢化铝还原后酸处理得到赫克反应前体,经过钯催化的羰酯化偶联反应,然后通过酯化、还原羰基,再通过2,3‑二氯‑5,6‑二氰对苯醌和氯铬酸吡啶连续氧化、脱甲基、三氟甲磺酰基保护羟基,再用钯催化消除,实现了Cephanolide C的首次化学合成。本发明合成路线具有简洁高效、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适用于Cephanolide C的大量合成,为天然产物Cephanolide C的生物活性评价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 | ||
搜索关键词: | 还原 合成 钯催化 二异丁基氢化铝 二异丙基胺锂 三氟甲磺酰基 生物活性评价 卤化 甲基苯甲醚 氯铬酸吡啶 保护羟基 合成路线 合成原料 赫克反应 化学合成 环化反应 连续氧化 天然产物 重要物质 酯化反应 酯化偶联 对苯醌 甲氧基 甲酰化 酸处理 脱甲基 对位 前体 水解 戊烯 羰基 酯化 | ||
【主权项】:
1.一种Cephanolide C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步骤组成:(1)将式1化合物与4‑溴丁酸乙酯锌试剂进行根岸英一反应后,对反应产物进行卤化,得到式2化合物,式2化合物与甲酸甲酯在二异丙基胺锂作用下‑78℃到室温反应,反应产物与3‑戊烯‑2‑酮和三氟甲磺酸铜反应,得到式3所示环己烯酮化合物;
(2)将式3所示环己烯酮化合物溶于甲醇中,并加入三氯化铈和硼氢化钠还原,得到式4所示羟基酯化合物,式4所示羟基酯化合物用氢氧化钠水解后与碳二亚胺类化合物反应,得到式5所示内酯化合物;
(3)将式5所示内酯化合物和二异丁基氢化铝在‑78℃下反应,得到式6所示羟醛化合物,式6所示羟醛化合物在对甲苯磺酸或对甲苯磺酸吡啶盐或樟脑磺酸作用下生成式7所示缩醛化合物;
(4)将式7所示缩醛化合物加入甲苯中,与钯源、碱或季铵盐类化合物、配体、一氧化碳反应,得到式8所示羰基化合物,式8所示羰基化合物与间氯过氧苯甲酸、三氟化硼乙醚反应,得到式9所示粗榧萜类骨架化合物;上述的钯源为醋酸钯、四三苯基膦钯、四三苯基膦氯化钯、三氟醋酸钯、氯化钯、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中的任意一种;上述的配体为三苯基膦、三(邻甲基苯基)膦、三甲基膦、三环己基膦、三环己基膦氟硼酸盐、三叔丁基膦、三正丁基膦、2‑二环己基磷‑2,4,6‑三异丙基联苯中的任意一种;上述的碱为碳酸钾、磷酸钾、醋酸钠、碳酸铯、新戊酸铯、三乙胺、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N,N‑二异丙基乙胺、三乙烯二胺中的任意一种,季铵盐类化合物为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醋酸铵中任意一种;
(5)将式9所示粗榧萜类骨架化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三氟甲磺酸和三乙基硅氢,室温反应,得到式10所示化合物;将式10所示化合物与2,3‑二氯‑5,6‑二氰对苯醌在二氯甲烷与水体积比为1:1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得到化合物11;
(6)将化合物11用氯铬酸吡啶氧化后得到化合物12,化合物12用三溴化硼脱甲基,得到化合物13;
( 7 ) 将化合物13用三氟甲磺酰基保护得到化合物14,化合物14在钯催化作用下得到式15所示天然产物Cephanolide C;
上述的式2~7中,X代表Br或I。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师范大学,未经陕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9823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