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大气层拦截最优末制导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78622.4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3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陈万春;余文斌;李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赵文颖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大气层拦截最优末制导方法,具体包括:步骤一、建立交战模型;步骤二、建立能量最优控制问题;步骤三、引力差模型线性化处理;步骤四、求解最优控制问题;步骤五、确定剩余飞行时间。本发明相比于传统的比例导引Proportional Navigation(PN),本发明考虑了地心引力的影响,推进剂消耗减少;本发明相比于预测制导律Predictive Guidance(PG),本发明推进剂消耗与其相当,但由于得出了解析形式的制导律,本发明的计算量大大减小。 | ||
搜索关键词: | 推进剂消耗 最优控制 末制导 制导 拦截 模型线性化 地心引力 传统的 计算量 求解 导引 减小 引力 飞行 预测 | ||
【主权项】:
1.一种外大气层拦截最优末制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建立交战模型;在惯性空间中建立拦截器、目标和地球的相对位置关系,拦截器和目标的运动方程为:![]()
![]()
![]()
其中,XM表示拦截器M的位置向量,XM=[xM,yM,zM]T,xM表示拦截器位置向量在坐标轴x方向的分量,yM表示拦截器位置向量在坐标轴y方向的分量,zM表示拦截器位置向量在坐标轴z方向的分量,XT表示目标T的位置向量,XT=[xT,yT,zT]T,xT表示目标位置向量在坐标轴x方向的分量,yT表示目标位置向量在坐标轴y方向的分量,zT表示目标位置向量在坐标轴z方向的分量;VM表示拦截器M的速度向量,![]()
表示拦截器速度向量在坐标轴x方向的分量,
表示拦截器速度向量在坐标轴y方向的分量,
表示拦截器速度向量在坐标轴z方向的分量,VT表示目标T的速度向量,![]()
表示目标速度向量在坐标轴x方向的分量,
表示目标速度向量在坐标轴y方向的分量,
表示目标速度向量在坐标轴z方向的分量,aM表示拦截器的推力加速度,![]()
表示拦截器推力加速度向量在坐标轴x方向的分量,
表示拦截器推力加速度向量在坐标轴y方向的分量,
表示拦截器推力加速度向量在坐标轴z方向的分量,gM和gT分别表示拦截器和目标的引力加速度;gM和gT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μ是地球引力常数,符号“||·||”代表向量的欧几里得范数;步骤二、建立能量最优控制问题;建立基于能量最优的指标函数:
其中,k表示权重系数,n为正整数,VTMf是VTM的终端值,VTM=VT‑VM是目标相对于拦截器的速度矢量;
是VTMf的期望值;tf是终端时刻,又称飞行时间;tgo=tf‑t是剩余飞行时间;目标‑拦截器的相对运动方程如下![]()
其中,XTM=XT‑XM是目标相对于拦截器的位置矢量,记XTMf为XTM在终端时刻的值,则XTMf=0;gTM是目标与拦截器所受重力加速度之差:
步骤三、引力差模型线性化处理;采用如下线性模型来近似相对重力模型:
其中,gTM0是gTM在初始时刻的值;步骤四、求解最优控制问题;解析求解步骤二中建立的最优控制问题,得到导弹的法向加速度如下
其中![]()
![]()
![]()
VTM0是VTM在初始时刻的值;XTM0是XTM在初始时刻的值;步骤五、确定剩余飞行时间;剩余飞行时间为:
其中
RTM0是导弹和目标的距离,
是导弹和目标相对速度沿视线方向的分量,
是导弹和目标相对引力加速度沿视线方向的分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7862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