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D打印自锁式解剖型人工椎体及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71948.4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5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申春林;罗爱民;屈政;孙增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安泰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B33Y10/00;B33Y80/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穆祥维 |
地址: | 100022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自锁式解剖型人工椎体,包括上椎体和下椎体;所述上椎体和下椎体通过凸起与凹槽配合连接;所述上椎体和下椎体的表面设置有蜂窝状的骨小梁结构。上椎体和下椎体的接触面设置有与椎体接触位置符合脊柱的生理弧度。骨小梁结构为不规则立体网状结构。本发明提供的人工椎体是将分体的两件3D打印的产品组合到一起使用,不会出现滑脱的现象,组合使用更方便。长度可根据患者的病变高度、椎体接触位置进行加工,并且能控制椎体与椎体间角度大小,降低了沉降的发生率,增强稳定性,恢复脊柱前凸。通过蜂窝状的微孔结构,促进骨融合,提供最佳的脊柱生理机构稳定和承载能力,最终实现骨融合。 | ||
搜索关键词: | 上椎体 下椎体 人工椎体 椎体 打印 骨小梁结构 接触位置 蜂窝状 解剖型 自锁式 立体网状结构 凹槽配合 表面设置 承载能力 机构稳定 脊柱前凸 脊柱生理 生理弧度 微孔结构 制作工艺 不规则 促进骨 发生率 骨融合 椎体间 沉降 滑脱 脊柱 凸起 病变 融合 加工 恢复 | ||
【主权项】:
1.3D打印自锁式解剖型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椎体和下椎体;所述上椎体和下椎体通过凸起与凹槽配合连接;所述上椎体和下椎体的表面设置有蜂窝状的骨小梁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安泰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安泰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7194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椎间装置和相关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侧入路插脚一体化框式腰椎椎间融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