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良钢化玻璃边部折边变形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71133.6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1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庄帝尊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帝尊 |
主分类号: | C03B27/044 | 分类号: | C03B27/044;C03B27/0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16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钢化玻璃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良钢化玻璃边部折边变形的工艺,包括钢化炉设备精度调节、玻璃入炉前准备、玻璃入炉前的摆放间距控制、玻璃入炉加热和玻璃风栅冷却步骤,对钢化炉设备进行精度调节,达到玻璃在传动过程中平稳,不窜动,不跑位,确保近距离摆放的玻璃在传动过程中不会产生碰撞,玻璃入炉前的摆放间距为玻璃厚度4倍以内,减小加热时玻璃之间的空隙热量传递给玻璃端面,使玻璃边部受热与中部受热更均匀,进而保证玻璃边部折边变形大大减轻或消除,保证玻璃有更好的光学效果,同时玻璃之间的摆放距离减小后,可以提高玻璃摆放装载率,提高产量,降低能源消耗。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摆放 钢化玻璃 入炉 折边 钢化炉设备 玻璃边部 传动过程 精度调节 受热 变形的 边部 钢化玻璃生产 改良 玻璃端面 光学效果 间距控制 距离减小 冷却步骤 能源消耗 热量传递 入炉加热 近距离 窜动 风栅 减小 跑位 加热 装载 变形 保证 | ||
【主权项】:
1.一种改良钢化玻璃边部折边变形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钢化炉设备精度调节,通过检测并调整钢化炉上片段、加热段、风栅段和下片段所有传动辊同心度、直线度和水平度的一致性,达到玻璃近距离摆放也不会产生互撞;S2、玻璃入炉前准备,对玻璃进行磨边、钻孔及清洗,去除肉眼可视的暗裂及边部磨削不均匀的玻璃,且清洗至玻璃表面干净无污染物,达到在玻璃进行钢化处理工序之前的半成品符合钢化工艺要求;S3、玻璃入炉前摆放,将S2符合钢化工艺要求的玻璃平放在钢化炉上片段的传动辊上,调整每块玻璃之间的摆放间距为玻璃厚度4倍以内;S4、玻璃入炉加热,设置钢化工艺参数,加热温度为670℃‑700℃,加热时间为200‑220秒,1#上热风机工作频率为12‑15Hz,1#下热风机工作频率为6‑9Hz,1#热风机工作时间为35‑40秒,2#上热风机工作频率为8‑12Hz,2#下热风机工作频率为8‑12Hz,2#热风机工作时间为45‑55秒,3#上热风机工作频率为10‑14Hz,3#下热风机工作频率为12‑16Hz,3#热风机工作时间为45‑60秒,1#加热往复速度为50‑70mm/s,2#加热往复速度为120‑135mm/s,3#加热往复速度为240‑260mm/s,然后将玻璃通过上片段的传动辊传送到钢化炉加热段内进行加热;S5、玻璃风栅冷却,设置钢化工艺参数,设置急冷风压为2300‑2500Pa,急冷时间为35‑40秒,急冷往复速度为160‑180mm/s,上风栅吹风距离30mm,下风栅吹风距离30mm,然后将S4加热后的玻璃由传动辊传送至钢化炉风栅段进行冷却,制得钢化玻璃成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帝尊,未经庄帝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7113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弯曲工艺
- 下一篇:一种基于玻璃管的多芯光纤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