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胱氨酸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52248.0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1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必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绵竹市鹏发生化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19/22 | 分类号: | C07C319/22;C07C319/28;C07C323/58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徐金琼 |
地址: | 6182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胱氨酸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水解;(2)中和;(3)脱色;(4)精中。本发明提供的胱氨酸生产工艺各步骤条件设置科学合理,能节省大量的盐酸及氨水,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毛发的精收率相对于传统工艺提高了10%以上,使得经济效益大大提升。 | ||
搜索关键词: | 胱氨酸 生产工艺 氨水 脱色 步骤条件 传统工艺 收率 水解 毛发 盐酸 中和 | ||
【主权项】:
1.一种胱氨酸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水解:将盐酸投入水解罐中,预热至罐盖冷凝器有大量酸滴时开始投入清洁后的毛发,其中毛发与酸的比例为1:1.4‑1:1.6,水解时间为5.5‑6.5h,水解罐内压力不大于0.12MPa;将水解完成的液体经涝渣后送入浓缩罐内进行浓缩赶酸,赶酸时间2‑3h,赶酸气压为0.05‑0.15MPa,并将赶出的盐酸进行冷凝回收;(2)中和:将步骤(1)所述的赶酸完成的液体送入中和罐中进行冷却降温,当温度降至35℃‑40℃,停止搅拌,抽样、测体积、缓慢加入氨水进行中和;氨水的加入速度以中和温度控制在55℃‑65℃为准,中和时间为12‑13h,中和至pH值为4.8‑5.0时,停止加入氨水,中和完毕后降温至室温,存放68‑75h;(3)脱色:将步骤(2)中所述的存放68‑75h后的料液打入压滤机进行过滤得到粗I品,并检查粗I品的母液婆美度、pH值、温度及胱氨酸含量,在粗I品中加入溶解液,并搅拌,使两者混合均匀,溶解液的加入量以胱氨酸质量浓度控制在4%‑5%为准,将温度升至68‑72℃,保温0.5h,并进行搅拌,完成后转入降温罐冷却至室温;将母液pH值调至4.0‑4.3,存放24h后过滤,得到粗Ⅱ品;将粗Ⅱ品加入溶解液进行溶解后打入脱色罐,溶解液的加入量以胱氨酸质量浓度控制在3.5%‑4%为准,升温至60‑65℃,利用水解后回收的盐酸将液体pH值调至0.5‑1.0,加入活性炭进行一次脱色,保温0.5‑1.5h后过滤,活性炭加入量以过滤后滤液的透光率在95%以上为准,将过滤好的粗脱液打入精脱罐,升温至60℃‑65℃,加入活性炭进行二次脱色,保温0.5‑1.5h后过滤,过滤操作循环至无活性炭为止,将活性炭打入储存罐进行后期回收;(4)精中:将过滤后的脱色液打入中和罐,测胱氨酸含量、量空位,升温至65℃‑70℃,缓慢加入浓氨水中和至有结晶出现后停用浓氨水,搅拌10‑20min,将温度升至75℃‑80℃,加入稀氨水继续进行中和,中和至pH至2.3‑2.4,检查pH值无误后放料、烫洗、甩干、烘干后包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绵竹市鹏发生化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绵竹市鹏发生化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5224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