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胱氨酸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52248.0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1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必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绵竹市鹏发生化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19/22 | 分类号: | C07C319/22;C07C319/28;C07C323/58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徐金琼 |
地址: | 6182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胱氨酸 生产工艺 氨水 脱色 步骤条件 传统工艺 收率 水解 毛发 盐酸 中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胱氨酸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水解;(2)中和;(3)脱色;(4)精中。本发明提供的胱氨酸生产工艺各步骤条件设置科学合理,能节省大量的盐酸及氨水,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毛发的精收率相对于传统工艺提高了10%以上,使得经济效益大大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胱氨酸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胱氨酸是一种主要的生化产品,在医药、日用化工、食品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医药上有促进机体细胞氧化和还原机能,增加白血球和阻止病原菌发育等作用。可用于各种脱发症、痢疾、伤寒、流感等病症,也可治疗气喘、神经痛、湿疹以及各种中毒疾患等,并有维持蛋白质构型的作用,还用作食品调味剂,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目前,提取胱氨酸的原料主要是人发和猪毛,常用的提取方法有酸水解、碱水解和酶水解法。其中酸水解法较合适,酸水解的优点是:水解彻底,水解最终产物为L-胱氨酸,无旋光异构体产生。
人发、猪毛、羊毛中含胱氨酸量分别为14%、12%、11%,然而酸解法从毛发中提取胱氨酸的工艺,在实际生产中毛发平均收率大部分只在5%左右,使得毛发中的大量胱氨酸被浪费,减少了收益;同时在采用传统的水解法提取胱氨酸的过程中,需要经历水解、三次中和及两次脱色,在这些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盐酸、氨水及其他原辅料,使得成本大大增加;同时水解后的盐酸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不仅使得后期处理麻烦,也会造成盐酸的大量浪费,进一步提高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胱氨酸生产工艺,以解决现有胱氨酸生产中毛发回收率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胱氨酸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水解:将盐酸投入水解罐中,预热至罐盖冷凝器有大量酸滴时开始投入清洁后的毛发,其中毛发与酸的比例为1:1.4-1:1.6,水解时间为5.5-6.5h,水解罐内压力不大于0.12MPa;将水解完成的液体经涝渣后送入浓缩罐内进行浓缩赶酸,赶酸时间2-3h,赶酸气压为0.05-0.15MPa,并将赶出的盐酸进行冷凝回收;
(2)中和:将步骤(1)所述的赶酸完成的液体送入中和罐中进行冷却降温,当温度降至35℃-40℃,停止搅拌,抽样、测体积、缓慢加入氨水进行中和;氨水的加入速度以将中和温度控制在55℃-65℃为准,中和时间为12-13h,中和至pH值为4.8-5.0时,停止加入氨水,中和完毕后降温至室温,存放68-75h;
(3)脱色:将步骤(2)中所述的存放68-75h后的料液打入压滤机进行过滤得到粗I品,并检查粗I品的母液婆美度、pH值、温度及胱氨酸含量,在粗I品中加入溶解液,并搅拌,使两者混合均匀,溶解液加入量以胱氨酸质量浓度控制在4%-5%为准;将温度升至68-72℃,保温0.5h,并进行搅拌,完成后转入降温罐冷却至室温,将母液pH值调至4.0-4.3,存放24h后过滤,得到粗Ⅱ品;将粗Ⅱ品加入溶解液进行溶解后打入脱色罐,溶解液加入量以胱氨酸质量浓度控制在3.5%-4%为准,升温至60-65℃,利用水解后回收的盐酸将液体pH值调至0.5-1.0,加入活性炭进行一次脱色,保温0.5-1.5h后过滤,活性炭加入量以过滤后滤液的透光率在95%以上为准,将过滤好的粗脱液打入精脱罐,升温至60℃-65℃,加入活性炭进行二次脱色,保温0.5-1.5h后过滤,过滤操作循环至无活性炭为止,将活性炭打入储存罐进行后期回收;
(4)精中:将过滤后的脱色液打入中和罐,测胱氨酸含量、量空位,升温至65℃-70℃,缓慢加入浓氨水中和至有结晶出现后停用浓氨水,搅拌10-20min,将温度升至75℃-80℃,加入稀氨水继续进行中和,中和至pH至2.3-2.4,检查pH值无误后放料、烫洗、甩干、烘干后包装。先用浓氨水中和至有结晶出现,再改用稀氨水进行中和,方便对中和的终点进行观测,避免加碱过多对胱氨酸的收率造成影响,同时还能节省氨水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绵竹市鹏发生化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绵竹市鹏发生化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22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