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仿生学方法处理黑臭水体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41180.6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33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袁冬海;张列宇;黎佳茜;熊瑛;李国文;李曹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6;C02F101/30;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高丽娜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仿生学方法处理黑臭水体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预处理装置,模拟小肠消化功能的仿生肠道管式净化系统,模拟大肠消化功能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以及模拟人的排泄功能的斜管沉淀池。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仿生学 方法 处理 水体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处理黑臭水体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a)用于对黑臭水体进行预处理的预处理装置,所述预处理装置具有水泵、进水口、出水口和粗细不同的用于对黑臭水体进行物理过滤截留的格栅,并且所述预处理装置中投加有生物酶;(b)与所述预处理装置连通的模仿肠道结构的管式净化系统,所述模仿肠道结构的管式净化系统包括水泵、进水口、出水口以及1根以上的管式结构,每根管式结构包括外壁和模仿小肠内壁的褶皱状内壁,所述褶皱状内壁上密布有模仿小肠绒毛的绒毛状结构,所述绒毛状结构能够附着投加的拟肠道益生菌用以分解有机物,所述管式结构的底部设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能够向所述管式结构内提供氧气;(c)与所述模仿肠道结构的管式净化系统连通的微生物燃料电池,所述微生物燃料电池是具有微生物阳极和空气阴极的双室结构,阳极室和阴极室中间由玻璃纤维作为质子交换膜,外电路通过导线与阳极和阴极相连构成回路,阳极表面附着有投加的混合微生物菌群,所述混合微生物菌群能够在阳极室厌氧环境下将经所述管式净化系统处理后的水体中的有机物进一步分解,设置在所述管式净化系统的管式结构底部的曝气装置能够为阴极室提供氧气;(d)与所述微生物燃料电池连通的斜管沉淀池,所述斜管沉淀池包括进水口、蜂窝斜管沉淀区、集水管、出水口、集泥斗、穿孔排泥管、污泥池,所述进水口在所述蜂窝斜管沉淀区的下方而所述出水口在所述蜂窝斜管沉淀区的上方,所述蜂窝斜管沉淀区包括多个斜管结构,所述斜管结构能够使进水中的悬浮物、固化物在斜管底侧表面积聚成薄泥层,所述薄泥层依靠重力作用滑回泥渣悬浮层,继而沉入集泥斗,由穿孔排泥管排入污泥池中,上清液逐渐上升至集水管从出水口排出,(e)太阳能电池板;其中所述用于处理黑臭水体的装置消耗的能量由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以及所述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生的能量提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大学,未经北京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4118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