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室混凝土等高梁施工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03938.7 | 申请日: | 2016-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3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叶香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香雄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4C3/20;E04C5/10;E04G2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25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室混凝土等高梁施工技术,其特征是施工步骤包括:(1)支设等高梁模板;(2)定位架立筋安装;(3)安装预应力套管,预应力套管内留置排气管,预应力套管口设置紧固环密封防止漏浆。(4)安装钢锚板;(5)预应力张拉;(6)预应力孔道压浆。本发明具有力学性能好、成本低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套管 等高 施工技术 地下室 混凝土 预应力孔道 预应力张拉 力学性能 施工步骤 定位架 钢锚板 紧固环 梁模板 排气管 立筋 留置 漏浆 压浆 密封 | ||
【主权项】:
1.一种地下室混凝土等高梁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施工步骤包括:(1)支设等高梁模板等高梁下面设置梁底支撑钢板,梁底支撑钢板厚度为12~15mm,梁底支撑钢板上面设置斜撑,斜撑一端支撑在梁底支撑钢板,另一端支撑在木模板,木模板采用对拉螺栓进行紧固;在斜撑下支承点位置设置竖向立杆,梁底支撑钢板中部下面设置工字钢进行支顶,工字钢两侧设置竖向立杆,竖向立杆间距为0.4~0.8m,竖向立杆与梁底支撑钢板之间设有活动支撑;在竖向立杆之间设置水平杆来增强整体性,水平杆步距采用1.3~1.8m,下部竖向立杆之间设置踢脚杆来保持稳定,踢脚杆离支撑木板距离为15~20cm,每一个梁底支撑钢板下面的竖向立杆设置剪刀撑增加整体刚度,剪刀撑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为1m,采用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竖向立杆端部100mm处进行固定;水平杆地下室地面铺设支撑木板,支撑木板厚度为6~10mm;(2)定位架立筋安装首先绘制等高梁的弯矩包络图,根据弯矩包络图获得预应力孔道矢高,定位架立筋根据预应力孔道矢高进行布置;定位架立筋布置间距为1m,直径为10~12mm,定位架立筋与等高梁箍筋进行焊接;(3)安装预应力套管预应力套管从等高梁端穿入,并用双股扎丝与定位架立筋绑扎定位;预应力套管接头长度取200~250mm,接头部位采用宽塑料胶带缠绕数层密封,以防接头处漏浆;两根预应力套管相接处应抵紧,以防穿筋出现翻皮;在铺设预应力套管前,腰筋的拉接筋不能绑扎;预应力套管安装时应避免反复弯曲和电焊火花烧伤管壁,安装后应对预应力套管的位置、曲线形状、固定的牢固程度、接头及管壁破损情况进行检查,如有破损可用粘胶带修补,破损严重的应更换;预应力套管内留置排气管,排气管内径为6~8mm;预应力套管口设置紧固环密封防止漏浆;(4)安装钢锚板将钢锚板反钉在端模上,应保证端头钢锚板与预应力套管喇叭口轴线保持垂直,防止张拉时引起预应力筋断裂;将预应力套管端头插入钢锚板的杯筒里,堵塞缝隙以防漏浆;在离预应力套管端部30~40cm范围内布置螺旋筋以增强局部承压性能,螺旋筋直径为8mm;(5)预应力张拉采用张拉应力和伸长值双控法,即用张拉控制应力控制张拉,以伸长值进行校核预应力张拉;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张拉程序为:1)使张拉力初值达到10%张拉控制力,2)测量预应力筋的初始伸长值,3)张拉力达到张拉控制力,4)测量预应力筋的伸长终值,5)锚固锁定;(6)预应力孔道压浆灌浆程序为:1)锚具封头,2)进浆嘴安装,3)制浆及过滤,4)灌浆机压浆,5)排气口出浆,6)关闭排气口,7)关闭进浆口,8)完成灌浆;灌浆压力为0.5~0.6MPa,压浆管长度每增加30m则提高压力0.1MPa,水灰比采用0.4~0.45;每个压浆孔道两端的进、出浆口均应安装一节带阀门短管,以备压注完毕时封闭使孔道内的水泥浆在有压状态下凝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香雄,未经叶香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0393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