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豆变态反应的抗原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14779.4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05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松永佳世子;矢上晶子;下條尚志;中村政志;佐藤奈由 | 申请(专利权)人: | 朋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3 | 分类号: | G01N33/53;A61K39/35;A61K49/00;A61P37/08;C07K4/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大豆变态反应的新型抗原、大豆变态反应的诊断方法和诊断试剂盒、包含该抗原的药物组合物、去除了该抗原的大豆或大豆加工品、以及用于判定对象物中有无大豆抗原的测试仪。 | ||
搜索关键词: | 大豆 变态反应 抗原 | ||
【主权项】:
1.一种大豆变态反应的诊断试剂盒,其包含以下(1)~(8)的蛋白质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抗原:(1)(1A)鲍曼‑伯克型蛋白酶抑制剂D‑II(Bowman‑Birk type proteinase inhibitor D‑II)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1A‑a)~(1A‑e)中的任一蛋白质:(1A‑a)含有在序列号2中缺失、置换、插入或附加有1个或多个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1A‑b)含有与序列号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70%以上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1A‑c)含有由在序列号1中缺失、置换、插入或附加有1个或多个核苷酸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1A‑d)含有由与序列号1所示的碱基序列的同源性为70%以上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1A‑e)含有由下述核酸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所述核酸和由与序列号1所示的碱基序列互补的碱基序列构成的核酸在严格的条件下杂交;或者(1B)含有选自由序列号17~20组成的组中的氨基酸序列中的至少一种的蛋白质;(2)(2A)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大链(Ribulose bisphosphate carboxylase large chain)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2A‑a)~(2A‑e)中的任一蛋白质:(2A‑a)含有在序列号4中缺失、置换、插入或附加有1个或多个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2A‑b)含有与序列号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70%以上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2A‑c)含有由在序列号3中缺失、置换、插入或附加有1个或多个核苷酸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2A‑d)含有由与序列号3所示的碱基序列的同源性为70%以上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2A‑e)含有由下述核酸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所述核酸和由与序列号3所示的碱基序列互补的碱基序列构成的核酸在严格的条件下杂交;或者(2B)含有选自由序列号21~28组成的组中的氨基酸序列中的至少一种的蛋白质;(3)(3A)γ‑谷氨酰水解酶(Gamma‑glutamyl hydrolase)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3A‑a)~(3A‑e)中的任一蛋白质:(3A‑a)含有在序列号6中缺失、置换、插入或附加有1个或多个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3A‑b)含有与序列号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70%以上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3A‑c)含有由在序列号5中缺失、置换、插入或附加有1个或多个核苷酸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3A‑d)含有由与序列号5所示的碱基序列的同源性为70%以上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3A‑e)含有由下述核酸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所述核酸和由与序列号5所示的碱基序列互补的碱基序列构成的核酸在严格的条件下杂交;或者(3B)含有序列号29或30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4)(4A)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亚基β样蛋白(Guanine nucleotide‑binding protein subunit beta‑like protein)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4A‑a)~(4A‑e)中的任一蛋白质:(4A‑a)含有在序列号8中缺失、置换、插入或附加有1个或多个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4A‑b)含有与序列号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70%以上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4A‑c)含有由在序列号7中缺失、置换、插入或附加有1个或多个核苷酸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4A‑d)含有由与序列号7所示的碱基序列的同源性为70%以上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4A‑e)含有由下述核酸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所述核酸和由与序列号7所示的碱基序列互补的碱基序列构成的核酸在严格的条件下杂交;或者(4B)含有序列号31或3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5)(5A)蛋白SLE3(Protein SLE3)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5A‑a)~(5A‑e)中的任一蛋白质:(5A‑a)含有在序列号10中缺失、置换、插入或附加有1个或多个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5A‑b)含有与序列号10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70%以上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5A‑c)含有由在序列号9中缺失、置换、插入或附加有1个或多个核苷酸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5A‑d)含有由与序列号9所示的碱基序列的同源性为70%以上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5A‑e)含有由下述核酸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所述核酸和由与序列号9所示的碱基序列互补的碱基序列构成的核酸在严格的条件下杂交;或者(5B)含有序列号33或3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6)(6A)包含种子生物素的蛋白SBP65(Seed biotin‑containing protein SBP65)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6A‑a)~(6A‑e)中的任一蛋白质:(6A‑a)含有在序列号12中缺失、置换、插入或附加有1个或多个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6A‑b)含有与序列号1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70%以上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6A‑c)含有由在序列号11中缺失、置换、插入或附加有1个或多个核苷酸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6A‑d)含有由与序列号11所示的碱基序列的同源性为70%以上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6A‑e)含有由下述核酸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所述核酸和由与序列号11所示的碱基序列互补的碱基序列构成的核酸在严格的条件下杂交;或者(6B)含有选自由序列号35~53组成的组中的氨基酸序列中的至少一种的蛋白质;(7)(7A)铁蛋白‑2(Ferritin‑2)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7A‑a)~(7A‑e)中的任一蛋白质:(7A‑a)含有在序列号14中缺失、置换、插入或附加有1个或多个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7A‑b)含有与序列号1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70%以上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7A‑c)含有由在序列号13中缺失、置换、插入或附加有1个或多个核苷酸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7A‑d)含有由与序列号13所示的碱基序列的同源性为70%以上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7A‑e)含有由下述核酸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所述核酸和由与序列号13所示的碱基序列互补的碱基序列构成的核酸在严格的条件下杂交;或者(7B)含有选自由序列号54~61组成的组中的氨基酸序列中的至少一种的蛋白质;(8)(8A)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8同系物(Cell division cycle protein 48homolog)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8A‑a)~(8A‑e)中的任一蛋白质:(8A‑a)含有在序列号16中缺失、置换、插入或附加有1个或多个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8A‑b)含有与序列号1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70%以上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8A‑c)含有由在序列号15中缺失、置换、插入或附加有1个或多个核苷酸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8A‑d)含有由与序列号15所示的碱基序列的同源性为70%以上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8A‑e)含有由下述核酸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所述核酸和由与序列号15所示的碱基序列互补的碱基序列构成的核酸在严格的条件下杂交;或者(8B)含有选自由序列号62~68组成的组中的氨基酸序列中的至少一种的蛋白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朋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朋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8001477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