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电耦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10690.0 | 申请日: | 2017-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48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W·克斯特勒;D·富尔曼;W·古特;C·韦希特尔;C·佩珀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聚尔斯佩西太阳能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14 | 分类号: | H03K19/14;H01L31/167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郭毅 |
地址: | 德国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光电耦合器(OPK),其具有发送单元(S)和接收单元(EM),所述发送单元与所述接收单元彼此电流隔离并且彼此光学耦合,并且集成在一个共同的壳体中。所述发送单元(S)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发送二极管(SD1)和第二发送二极管(SD2),所述第一发送二极管具有第一光波长(L1),所述第二发送二极管具有第二光波长(L2)。所述接收单元(EM)的能量源(VQ)具有两个部分源(VQ1、VQ2),其中,该第一部分源(VQ1)具有第一半导体二极管(D1),该第二部分源(VQ2)具有第二半导体二极管(D2),其中,该第一半导体二极管(D1)具有匹配于第一光波长(L1)的吸收边,该第二半导体二极管(D2)具有匹配于第二光波长(L2)的吸收边,使得该第一部分源(VQ1)在借助第一光波长(L1)照射时产生能量,该第二部分源(VQ2)在借助第二光波长(L2)照射时产生能量。两个部分源(VQ1,VQ2)构成共同的堆叠,并且相继布置的半导体二极管(D1、D2)通过隧道二极管串联连接。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 耦合器 | ||
【主权项】:
1.一种光电耦合器(OPK),其具有发送单元(S)和接收单元(EM),其中,所述发送单元(S)与所述接收单元(EM)彼此电流隔离并且彼此光学耦合,并且集成在一个共同的壳体中,其中,所述接收单元(EM)具有第一电连接接通部(SUP1)和第二电连接接通部(SUP2),并且:所述发送单元(S)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发送二极管(SD1)和第二发送二极管(SD2),所述第一发送二极管具有第一光波长(L1),所述第二发送二极管具有第二光波长(L2);其中,所述第一光波长(L1)与所述第二光波长(L2)相差波长差(D);其中,第一部分源(VQ1)具有第一半导体二极管(D1),第二部分源(VQ2)具有第二半导体二极管(D2),每个部分源(VQ1,VQ2)具有多个半导体层,并且每个部分源(VQ1,VQ2)的半导体层堆叠状地布置,并且每个部分源(VQ1,VQ2)具有上侧和下侧;其中,所述第一半导体二极管(D1)具有匹配于所述第一光波长(L1)的吸收边,所述第二半导体二极管(D2)具有匹配于所述第二光波长(L2)的吸收边,使得所述第一部分源(VQ1)在借助所述第一光波长(L1)照射时产生能量,并且所述第二部分源(VQ2)在借助所述第二光波长(L2)照射时产生能量,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EM)包括能量源(VQ),所述能量源(VQ)具有构造成电流源或电压源的两个部分源(VQ1,VQ2),所述第一部分源(VQ1)的下侧布置在所述第二部分源(VQ2)的上侧上,使得所述两个部分源(VQ1,VQ2)构成具有前侧和后侧的共同堆叠,并且在两个相继布置的半导体二极管(D1,D2)之间构造有隧道二极管,其中,所述两个部分源(VQ1,VQ2)串联连接;与所述连接接通部(VSUP1)连接的金属接通部(K1)构造在所述第一部分源的上侧上,第二金属接通部(K2)构造在所述第二部分源的下侧上;其中,所述第二金属接通部(K2)整面地构造在衬底(SUB)的下侧上,并且所述衬底(SUB)具有上侧(OS),并且所述衬底(SUB)的上侧(OS)与所述第二部分源(VQ2)的下侧材料锁合地单片地连接,并且所述衬底(SUB)的上侧(OS)具有比所述能量源(VQ)下侧上的面更大的表面,从而形成环绕的阶梯(STU)。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聚尔斯佩西太阳能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阿聚尔斯佩西太阳能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8001069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