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动自助能定位旋转能前屈的软轴搓背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22113.2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14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鑫;李林蒲;杜光旭;王林昌;郭翰铭;郭辉;孙学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K7/04 | 分类号: | A47K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870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手动自助能定位旋转能前屈的软轴搓背机,包括壳体、动滑轮反拉机构、搓头机构、复位机构和前屈机构。动滑轮反拉机构是拉动搓头向下运动的驱动装置,移动杆上安装把手、动滑轮,动滑轮上钢丝绳一端固定在壳体的横梁固定环上,另一端固定在搓头机构滑车下端;搓头机构中搓头安装在滑车上,搓头上安装二级齿轮传动,旋转摆动移动杆带动软轴和搓头旋转。复位机构是利用弹簧绳拉动搓头向上运动的驱动装置,滑车上端连接弹簧绳,弹簧绳另一端固定在壳体上。前屈机构是调整搓头前屈的装置,适用于弯腰和躺卧等体态。使用时,操作者背靠搓头,双手平行上下拉压左右把手,带动搓头上下移动,双手异向上下拉压左右把手,驱动搓头转动。 | ||
搜索关键词: | 搓头 动滑轮 壳体 软轴 定位旋转 复位机构 驱动装置 把手 搓背机 弹簧绳 移动杆 滑车 二级齿轮传动 钢丝绳 双手 连接弹簧 向上运动 向下运动 旋转摆动 上端 固定环 横梁 背靠 拉压 躺卧 下端 下拉 弯腰 平行 转动 驱动 移动 | ||
【主权项】:
1.一种手动自助能定位旋转能前屈的软轴搓背机,包括壳体(1)、动滑轮反拉机构、搓头机构、复位机构和前屈机构;壳体(1)设有移动杆槽口(2)、搓头槽口(3)、轨道(13)和横梁(17);动滑轮反拉机构由滑块(10)、滑块盖(28)、动滑轮轴(31)、动滑轮(21)、挡套(11)、固定销(22)、钢丝绳(12)、横梁固定环(19)、滑车下固定环(18)、把手(4)、移动杆(5)和软轴下套筒(34)组成;搓头机构由搓头(6)、轴承座(33)、大轴承(29)、滑车(15)、滑车上固定环(23)、滑车下固定环(18)、键、小齿轮(30)、齿轮轴(20)、双联齿轮(14)、大齿轮(16)、软轴上套筒(36)、软轴轴承(35)、软轴(32)、软轴上固定端(25)、软轴外套(26)、软轴下固定端(27)和软轴下套筒(34)组成;复位机构由弹簧绳(8)、定滑轮(7)、滑轮轴(9)、弹簧绳固定环(24)和滑车上固定环(23)组成;前屈机构由基座(38)、转轴支架(40)、转轴(41)、滑轴套筒(42)、突出轴(43)、定位旋钮(44)、拉杆(45)、滑轴(46)和滑轴顶套(47)组成,其特征是:壳体(1)是左右对称的长方体空腔结构,壳体(1)是本手动自助能定位旋转能前屈的软轴搓背机主体结构的容纳体,壳体(1)正面设有搓头槽口(3),上方设有2个平行的滑轮轴孔,两侧面设有移动杆槽口(2),壳体(1)后面上方设有横梁(17),横梁(17)下面固定安装有横梁固定环(19),壳体(1)的空腔内设有两条轨道(13),每条轨道(13)分前轨道面和后轨道面;壳体(1)的下端设有两个转轴支架(40),转轴支架(40)钻有圆孔,壳体(1)的中部设有两个突出轴(43),转轴支架(40)和突出轴(43)左右对称分布;动滑轮反拉机构是拉动搓头(6)向下运动的驱动装置,在壳体(1)的搓头槽口(3)内安装有滑块(10),滑块(10)上设有圆柱形凸台(37),滑块(10)外侧固定安装有滑块盖(28),滑块盖(28)限定滑块(10)只能在搓头槽口(3)内上下滑动,滑块(10)上安装有动滑轮轴(31),动滑轮轴(31)上左右对称套有两个动滑轮(21),动滑轮(21)两边安装有挡套(11),挡套(11)由固定销(22)固定在移动杆(5)上,动滑轮(21)的轮槽内设有钢丝绳(12),钢丝绳(12)一端固定在壳体(1)的横梁固定环(19)上,另一端固定在搓头机构的滑车下固定环(18)上;移动杆(5)是形状左右对称的圆管结构,移动杆(5)中间设有圆管形的软轴下套筒(34),软轴下套筒(34)套在滑块(10)的凸台(37)上,移动杆(5)穿过移动杆槽口(2)伸出壳体(1)的外部,移动杆(5)两端套有把手(4),移动杆(5)只能绕滑块(10)的凸台(37)旋转摆动;搓头机构是本手动自助能定位旋转能前屈的软轴搓背机的执行机构,搓头(6)是阶梯轴形状,搓头(6)穿过搓头槽口(3)伸出在壳体(1)的外部,将于人体背部表皮接触,搓头(6)的轴上安装有大轴承(29)、小齿轮(30)和大齿轮(16),小齿轮(30)由键固定连接在搓头(6)的轴上,大轴承(29)安装在轴承座(33)内,轴承座(33)固定安装在滑车(15)上,轴承座(33)上安装有两个大轴承(29),另一个大轴承(29)内安装有齿轮轴(20),齿轮轴(20)上安装有双联齿轮(14),双联齿轮(14)包括一个大齿轮和一个小齿轮,搓头(6)的小轴上套有大齿轮(16)和软轴上套筒(36),大齿轮(16)与软轴上套筒(36)用花键连接在一起,大齿轮(16)和软轴上套筒(36)在搓头(6)的小轴上空转,搓头(6)轴上的小齿轮(30)与双联齿轮(14)的大齿轮啮合,搓头(6)轴上的大齿轮(16)与双联齿轮(14)的小齿轮啮合;软轴上套筒(36)上安装有软轴轴承(35),软轴轴承(35)安装在滑车(15)的梁上;滑车(15)上有4个轮,滑车轮靠轨道面滚动,滑车(15)下端固定安装有滑车下固定环(18),滑车下固定环(18)连接钢丝绳(12),滑车上端固定安装有滑车上固定环(23),滑车上固定环(23)连接复位机构的弹簧绳(8);软轴上套筒(36)连接软轴(32)一端,软轴(32)另一端连接动滑轮反拉机构中软轴下套筒(34),动滑轮反拉机构中软轴下套筒(34)外侧安装有软轴轴承(35),软轴轴承(35)安装在滑块(10)上;软轴(32)外层套有软轴外套(26),软轴(32)和软轴外套(26)均是柔性体,软轴外套(26)上端连接的是软轴上固定端(25),软轴外套(26)下端连接的是软轴下固定端(27),软轴上固定端(25)固定安装在滑车(15)的梁上,软轴下固定端(27)固定安装在滑块(10)上;复位机构是搓头(6)向上运动的辅助驱动装置,壳体(1)上部滑轮轴孔内安装有滑轮轴(9),每个滑轮轴(9)上套有一个定滑轮(7);弹簧绳(8)是可伸缩的弹性绳,弹簧绳(8)一端连接在壳体(1)下部的弹簧绳固定环(24)上,弹簧绳(8)另一端绕过定滑轮(7)与滑车上固定环(23)连接,弹簧绳(8)总是对滑车(15)施加向上的拉力;前屈机构能使搓头(6)向前倾斜0到90度范围内任一角度,以适用于操作者弯腰和躺卧体态,基座(38)固定在墙体上,基座(38)是截断面为U型的左右对称的长方体结构,基座(38)两侧面切有滑轴槽口(39),基座(38)下部切有圆孔,圆孔内安装有转轴(41),转轴(41)穿过基座(38)的圆孔和壳体(1)的转轴支架(40)的圆孔,由两端的挡套(11)定位在壳体(1)和基座(38)上,壳体(1)能绕转轴(41)转动;基座(38)两侧面的滑轴槽口(39)内设有滑轴(46),滑轴(46)能在滑轴槽口(39)内上下移动,滑轴(46)上套有滑轴套筒(42)、滑轴顶套(47)和拉杆(45),滑轴顶套(47)和拉杆(45)左右各一个,拉杆(45)两端设有圆孔,拉杆(45)另一端的圆孔套在壳体(1)的突出轴(43)上,拉杆(45)能绕壳体(1)的突出轴(43)旋转;滑轴(46)两端做成外螺纹,定位旋钮(44)做成内螺纹,滑轴(46)两端伸出滑轴槽口(39)再穿过滑轴顶套(47)和拉杆(45)与两个定位旋钮(44)旋合连接,拧紧定位旋钮(44)既能限定滑轴(46)在滑轴槽口(39)内移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业大学,未经沈阳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92211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