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锅盖的焖锅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43960.3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98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黄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黄记煌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6;A47J36/00;A47J36/02;A47J36/24;A47J4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锅盖的焖锅,它包括锅底盘、锅身、锅柄、导热板和锅盖,所述导热板安装在锅底盘上,所述锅身安装在导热板上且其底缘与锅底盘贴合,所述锅柄铆接在锅身的侧面上,所述锅盖盖装在锅身上,所述导热板安装在锅底盘内,所述导热板的顶面凸凹设置,所述锅底板的底面凸凹设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锅盖的焖锅,具有受热均匀,使用方便,不易烫手,外观优美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锅盖 导热板 锅身 焖锅 本实用新型 锅柄 凸凹 不易烫手 受热均匀 锅底板 底面 底缘 顶面 铆接 贴合 侧面 | ||
【主权项】:
1.一种带锅盖的焖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锅底盘(1)、锅身(2)、锅柄(3)、导热板(4)和锅盖(5),所述锅身(2)安装在导热板(4)上且其底缘与锅底盘(1)贴合,所述锅柄(3)铆接在锅身(2)的侧面上,所述锅盖(5)盖装在锅身(2)上,所述锅底盘(1)的边缘设置有第一折边(11),所述第一折边(11)与锅底盘(1)底面的夹角为120°,所述导热板(4)安装在锅底盘(1)内,所述导热板(4)的边缘设置有第二折边(41),所述第二折边(41)与导热板(4)底面的夹角为120°,所述导热板(4)的顶面凸凹设置,所述锅身(2)包括锅底板(21)和锅壁(22),所述锅底板(21)的顶面和锅壁(22)的内侧面之间圆滑设置,所述锅底板(21)的底面凸凹设置,所述锅底板(21)的底面与锅壁(22)的内侧面之间设置有环形的凹槽(23),所述凹槽(23)与第二折边(41)相适配,所述锅壁(22)的顶部设置有护圈(24),所述护圈(24)包括支撑部(241)和限位部(242),所述支撑部(241)与锅壁(22)内侧面的夹角为210°,所述锅壁(22)中部的上侧相对的开设有铆接孔(221),所述锅柄(3)通过铆钉铆接在铆接孔(221)内,所述锅盖(5)包括盖体(51)、连接体(52)、盖钮(53)、卡圈(54)和连接柱(55),所述连接体(52)安装在盖体(51)上,所述盖钮(53)安装在连接体(52)上,所述盖体(51)扣装在卡圈(54)中,所述连接柱(55)设置在连接体(52)内部,其一端安装在盖钮(53)内,另一端安装在盖体(51)上,所述盖体(51)的截面为弧线且弧线的孤度为π/3,所述盖体(51)的中部开设有通孔(511),所述通孔(511) 的一侧开设有出气孔(512),所述卡圈(54)包括一体轧制成型的环接部(541)和卡接部(542),所述环接部(541)设置于卡接部(542)的底部靠近通孔(511)的一侧,所述卡接部(542)靠近通孔(51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5421),所述连接体(52)为中空的圆台状,所述连接体(52)的侧面的截面为弧线,所述连接体(52)的顶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521),所述盖钮(53)为球缺状,所述盖钮(53)底部开设有凹口(531),所述凹口(531)的中部设置有螺接柱(532),所述螺接柱(532)的中部开设有第一螺接孔(5321),所述连接柱(55)的截面为凸字形,其包括顶端部(551)与底端部(552),所述顶端部(551)与第一螺接孔(5321)相适配,所述底端部(552)上开设有第二螺接孔(5521),所述第二螺接孔(5521)的直径与通孔(511)的直径相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黄记煌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黄记煌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34396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