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射光器件及用于发射光器件的线路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12021.2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6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林桂光;司马卫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光智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5/026 | 分类号: | H01S5/026;G02B6/4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发射光器件及用于发射光器件的线路板结构,所述发射光器件包括管座、若干管脚、线路板本体以及设置在线路板本体的发光芯片、监控光电二极管和稳压二极管;线路板本体设置在管座上;发光芯片的正极电性连接至共用管脚,发光芯片的负极电性连接至发射器负极管脚;监控光电二极管的正极电性连接至监控光电二极管正极管脚,监控光电二极管的负极电性连接至共用管脚;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电性连接至共用管脚,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电性连接至发射器负极管脚。当有瞬时的ESD电流通过相应的管脚加在发光芯片两端时,由于稳压二极管的单向导通特性,使得该电流都流向稳压二极管分流,不会流经发光芯片,有效防止了发光芯片被ESD击穿,极大提升了发光芯片的抗ESD能力。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芯片 发射光器件 稳压二极管 监控光电二极管 线路板本体 负极电性 共用管脚 正极电 线路板结构 发射器 负极管脚 管脚 管座 单向导通特性 本实用新型 抗ESD能力 正极管脚 击穿 分流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发射光器件的线路板结构,所述发射光器件包括管座以及设于所述管座的若干管脚,若干所述管脚包括发射器负极管脚、监控光电二极管正极管脚及发射器正极与监控光电二极管负极共用的共用管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结构包括:线路板本体,设置在所述管座上且位于若干所述管脚之间;布设在所述线路板本体上的第一金属镀层、第二金属镀层及第三金属镀层;发光芯片,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镀层上,所述发光芯片的正极与负极之一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金属镀层,所述第一金属镀层通过金属导线对应连接至所述发射器负极管脚与所述共用管脚之一,所述发光芯片的正极与负极之另一通过金属导线对应连接至所述发射器负极管脚与所述共用管脚之另一;监控光电二极管,设置在所述第二金属镀层上,所述监控光电二极管的正极与负极之一通过金属导线对应连接至所述监控光电二极管正极管脚与所述共用管脚之一,所述监控光电二极管的正极与负极之另一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二金属镀层,所述第二金属镀层通过金属导线对应连接至所述监控光电二极管正极管脚与所述共用管脚之另一;及稳压二极管,设置在所述第三金属镀层上,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电性连接至所述共用管脚,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电性连接至所述发射器负极管脚,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负极之一通过金属导线连接至相应的所述共用管脚或发射器负极管脚,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负极之另一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三金属镀层,所述第三金属镀层通过金属导线连接至相应的所述共用管脚或发射器负极管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光智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光智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31202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激光笔的激光模组安装结构
- 下一篇:基于采集卡的激光频率稳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