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宽带双极化单元及其组成三波束阵列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97721.1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2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迪安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5/14;H01Q15/24;H01Q19/10;H01Q21/2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启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403 | 代理人: | 方启荣 |
地址: | 528137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宽带双极化单元,包括介质基板、天线巴伦、二条同轴电缆馈电线,介质基板的顶面上设有上设有包括有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第四区域、第一接线区域、第二接线区域的覆铜辐射区域,介质基板的底面上设有包括有第五区域、第六区域、第七区域、第八区域、第九区域的下覆铜辐射区域,在第五区域、第六区域、第七区域、第八区域中各自设有一无覆铜裂缝区域,具有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特点。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三波束阵列天线,包括反射板、矩阵网络、十二个本实用新型的宽带双极化单元,具有体积小、尺寸小、可多覆盖区域,可节省天线站址,降低网络建设难度与投资成本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带 极化 单元 及其 组成 波束 阵列 天线 | ||
【主权项】:
一种宽带双极化单元,包括介质基板、天线巴伦、二条同轴电缆馈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基板的顶面上设有上覆铜辐射区域,所述的上覆铜辐射区域包括有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第四区域、第一接线区域、第二接线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第四区域依序设置在以介质基板的顶面中心划分形成的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中;所述第一区域、第三区域的形状各自由边A1、边A2、边A3、边A4、边A5依序排列围合而成,所述边A1与边A2的夹角α1=99±2°、边A2与边A3的夹角α2=86±2°、边A3与边A4的夹角α3=99±2°、边A4与边A5的夹角α4=127±2°、边A5与边A1的夹角α5=127±2°;所述边A1=10±1mm、边A2=11±1mm、边A3=11±1mm、边A4=10±1mm、边A5=3±1mm;在所述第一区域中还设有从边A5上往内开设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一接线区域设置在该第一缺口中,且该第一接线区域与第一缺口的边缘线之间形成有缝隙;所述第二区域、第四区域的形状各自由边B1、边B2、边B3、边B4、边B5依序排列围合而成,所述边B1与边B2的夹角β1=94±2°、边B2与边B3的夹角β2=86±2°、边B3与边B4的夹角β3=100±2°、边B4与边B5的夹角β4=127±2°、边B5与边B1的夹角β5=132±2°;所述边B1=10±1mm、边B2=12±1mm、边B3=11±1mm、边B4=10±1mm、边B5=3±1mm,在所述第二区域中还设有从边B5上往内开设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二接线区域的其中一端与第三区域的边A5连通,该所述第二接线区域的另一端伸入至第二区域的第二缺口中,且该第二接线区域与第二缺口的边缘线之间形成有缝隙;所述第一区域的边A4与第二区域的边B4所形成的夹角γ1=15±1°、第二区域的边B1与第四区域的边B1所形成的夹角γ2=5±1°、第四区域的边B4与第三区域的边A1所形成的夹角γ3=15±1°、第三区域的边A4与第一区域的边A1所形成的夹角γ4=15±1°;所述第一区域的边A2与边A3的交点至第二区域的边B2与边B3的交点水平间距C1=25±2mm,所述第二区域的边B2与边B3的交点至第四区域的边B2与边B3的交点竖直间距C2=25±2mm,所述第一区域的边A2与边A3的交点至第三区域的边A2与边A3的交点竖直间距C3=25±2mm,所述第三区域的边A2与边A3的交点至第四区域的边B2与边B3的交点水平间距C4=25±2mm;所述介质基板的底面上设有下覆铜辐射区域,所述的下覆铜辐射区域包括有第五区域、第六区域、第七区域、第八区域、第九区域,所述第五区域、第六区域、第七区域、第八区域依序设置在以介质基板的底面中心划分形成的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中;所述第五区域、第六区域、第七区域、第八区域的形状各自由边D1、边D2、边D3、边D4、边D5、D6、D7、D8、D9依序排列围合而成,所述边D1与边D2的夹角ε1=142±2°、边D2与边D3的夹角ε2=115±2°、边D3与边D4的夹角ε3=169±2°、边D4与边D5的夹角ε4=148±2°、边D5与边D6的夹角ε5=169±2°、边D6与边D7的夹角ε6=115±2°、边D7与边D8的夹角ε7=142±2°、边D8与边D9的夹角ε8=129±2°、边D9与边D1的夹角ε9=129±2°;所述边D1=5±1mm、边D2=6±1mm、边D3=3±1mm、边D4=2±1mm、边D5=2±1mm、边D6=3±1mm、边D7=6±1mm、边D8=5±1mm、边D9=3±1mm;所述第五区域的边D7与第六区域的D7的夹角η1=87±2°、所述第六区域的边D2与第八区域的D2的夹角η2=87±2°、所述第八区域的边D7与第七区域的D7的夹角η3=87±2°、所述第七区域的边D2与第五区域的D2的夹角η4=87±2°;所述第五区域的边D2与边D3的交点至第六区域的边D2与边D3的交点水平间距E1=23±2mm,所述第六区域的边D6与边D7的交点至第八区域的边D6与边D7的交点竖直间距E2=23±2mm,所述第五区域的边D6与边D7的交点至第七区域的边D6与边D7的交点竖直间距E3=23±2mm,所述第七区域的边D2与边D3的交点至第八区域的D2与边D3的交点水平间距E4=23±2mm;在第五区域、第六区域、第七区域、第八区域中各自设有一无覆铜裂缝区域,该无覆铜裂缝区域的形状由边F1、边F2、边F3、边F4、边F5、边F6依序排列围合而成,所述第五区域、第六区域、第七区域、第八区域各自的边D4与边D5的交点至其各自中的无覆铜裂缝区域的边F2与边F3的交点的间距G1=5±1mm,该第五区域、第六区域、第七区域、第八区域各自的边D9至其各自中的无覆铜裂缝区域的边F5与边F6的交点的间距G2=6±1mm,该第五区域、第六区域、第七区域、第八区域各自的无覆铜裂缝区域中的边F2与边F3的交点至边F5与边F6的交点之间的连线对应与第五区域、第六区域、第七区域、第八区域中的D9的中点至D4与D5的交点之间的连线重叠;所述边F1与边F2的夹角θ1=126±2°、边F2与边F3的夹角θ2=108±2°、边F3与边F4的夹角θ3=126±2°、边F4与边F5的夹角θ4=54±2°、边F5与边F6的夹角θ5=108±2°、边F6与边F1的夹角θ6=54±2°;所述边F1=0.5±0.2mm、边F2=4±1mm、边F3=4±1mm、边F4=0.5±0.2mm、边F5=4±1mm、边F6=4±1mm;所述第六区域、第七区域各自设有沿其边D9往内开设的开口部,所述第九区域的其中一端伸入至第六区域的开口部中,该第九区域的另一端伸入至第七区域的开口部中;所述介质基板设有第一套装孔、第二套装孔、第一接线孔、第二接线孔、第一金属化过孔、第二金属化过孔;所述第一套装孔的下孔口开设在第八区域中,该第一套装孔的上孔口开设在第三区域中,且该第一套装孔的上孔口与第三区域之间设有无覆铜绝缘区域;所述第二套装孔的下孔口开设在第七区域中,该第二套装孔的上孔口开设在第四区域中,且该第二套装孔的上孔口与第四区域之间设有无覆铜绝缘区域;所述第一接线孔的下孔口开设在设置在第五区域中,且该第一接线孔的下孔口与第五区域之间设有无覆铜绝缘区域,该第一接线孔的上孔口开设在第二接线区域伸入至第二区域的第二缺口中的部分中;所述第二接线孔的下孔口开设在第六区域中,且该第二接线孔的下孔口与第六区域之间设有无覆铜绝缘区域,该第二接线孔的上孔口开设在第一接线区域中;所述第一金属化过孔下孔口开设于所述第九区域的其中一端部中,该第一金属化过孔的上孔口开设在第一接线区域上;所述第二金属化过孔的下孔口开设在所述第九区域的另一端部中,该第二金属化过孔的上孔口开设在第四区域上;所述天线巴伦包括有固定板及设置在固定板上的二个巴伦柱,在固定板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其中一巴伦柱的顶部穿过所述的第一套装孔并与介质基板焊接一起,另一巴伦柱的顶部穿过第二套装孔并与介质基板焊接一起;所述二条同轴电缆馈电线分别穿过所述固定板,且其中一同轴电缆馈电线的线芯穿过第一接线孔并焊接在介质基板顶面,所述另一同轴电缆馈电线的线芯穿过第二接线孔并焊接在介质基板顶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迪安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迪安通讯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19772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童手表的4G天线
- 下一篇:一种差分圆极化定向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