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扭矩传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02394.7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2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宇;徐军领;王庆海;王颖;王军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口中宇热管理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27/115 | 分类号: | F16D27/115;F16D2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1 | 代理人: | 李云鹏 |
地址: | 2657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扭矩传递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凸轮机构的电磁离合器。本实用新型扭矩传递装置包括驱动输入组件、与驱动输入组件同轴固连的中间支撑组件、与中间支撑组件枢接的驱动输出件、与驱动输入组件枢接的电磁离合组件、初离合器部、主离合器部以及通过相对旋转的一对凸轮构件产生用于挤压主离合器部的凸轮机构。本实用新型扭矩传递装置主要用于减速箱内扭矩的传递以及其他车辆需要接合与分离传动扭矩的地方,解决车辆运行中一轮悬空或打滑时,将扭矩传递给同轴另一轮保证车辆有足够扭矩脱困或平稳运行。 | ||
搜索关键词: | 扭矩 传递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扭矩传递装置,包括可旋转的驱动输入组件(9)、与驱动输入组件(9)同轴固连的中间支撑组件(5)、与中间支撑组件(5)枢接的可旋转的驱动输出件(30)、与驱动输入组件(9)枢接的电磁离合组件(10)、初离合器部(32)以及主离合器部(2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相对旋转的一对凸轮构件产生用于挤压主离合器部(29)的凸轮机构(31);其中,所述驱动输入组件(9),包括传动套(19)、与传动套(19)固连的壳体(25)、传动套(19)固连第二密封件(18)、以及位于传动套(19)与壳体(25)之间的第三密封件(20);所述中间支撑组件(5),包括中间支撑件(6),与中间支撑件(6)固连的自润滑部(7),以及处在驱动输入组件(9)与中间支撑件(6)间的第一密封件(8);所述凸轮机构(31),包括与驱动输出件(30)枢接的凸轮盘(15)、与驱动输出件(30)外周键配合并能一起旋转的推力盘(17)、位于凸轮盘(15)与推力盘(17)之间的钢球(16),所述凸轮盘(15)具有多个凸轮面,所述推力盘(17)相对凸轮盘(15)的表面具有与凸轮盘(15)数量相等的凸轮面,二者的凸轮面相对形成螺旋槽(33),所述钢球(16)可在螺旋槽(33)内运动;所述电磁离合组件(10),包括与传动套(19)枢接的环形铁芯(12)、位于环形铁芯(12)内部且与其枢接的环形电磁线圈(13)、以及固连在环形铁芯(12)一端的连接板(11);所述初离合器部(32),包括若干与壳体(25)内周键配合的第一组离合器片(21)、以及交错的与所述凸轮盘(15)外周键配合的第二组离合器片(22),受环形电磁线圈(13)激励沿壳体(25)内周键产生轴向运动的电枢(23)、限制电枢(23)与第一组离合器片(21)、第二组离合器片(22)轴向距离的限位件(24);所述主离合器部(29),包括若干与壳体(25)内周键配合的第三组离合器片(27)、以及交错的与所述驱动输出件(30)外周键配合的第四组离合器片(2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口中宇热管理系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龙口中宇热管理系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10239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泵差动电磁离合器
- 下一篇:可重构并/混联机构实验装置组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