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控制地面径流的蓄渗式绿地装置及地面径流蓄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46528.X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2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车丽彬;贺翠萍;李小风;柴同志;王正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陈薇 |
地址: | 43002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地面径流的蓄渗式绿地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平植被层、反透水基质层和蓄渗层,平植被层的上表面与外部径流汇集区的边缘相邻且高度持平设置;蓄渗层内埋设有穿孔盲管,穿孔盲管上设有若干雨水孔,穿孔盲管的一端伸出蓄渗层并与外部取水装置连通,取水装置位于低位绿化区的上方。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深度方向增加反透水基质层可以提高径流控制效果,施工方便,成本低廉,不仅可以有效削减径流和控制污染物,还可以适当回收雨水利用,整个装置的运行无需用电,维护周期长,正常维护只需清理植被层的垃圾、淤积砂土即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地面 径流 蓄渗式 绿地 装置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控制地面径流的蓄渗式绿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平植被层(1)、反透水基质层(3)和蓄渗层(4),所述平植被层(1)的上表面与外部径流汇集区(9)的边缘相邻且高度持平设置;所述蓄渗层(4)内埋设有穿孔盲管(5),所述穿孔盲管(5)上设有若干雨水孔,所述穿孔盲管(5)的一端伸出所述蓄渗层(4)并与外部取水装置(6)连通,所述取水装置(6)位于外部低位绿化区(8)的上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846528.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灯(开心果)
- 下一篇:一种多极调速新风系统的节能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