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控制地面径流的蓄渗式绿地装置及地面径流蓄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46528.X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2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车丽彬;贺翠萍;李小风;柴同志;王正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陈薇 |
地址: | 43002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地面 径流 蓄渗式 绿地 装置 结构 | ||
1.一种控制地面径流的蓄渗式绿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平植被层(1)、反透水基质层(3)和蓄渗层(4),所述平植被层(1)的上表面与外部径流汇集区(9)的边缘相邻且高度持平设置;
所述蓄渗层(4)内埋设有穿孔盲管(5),所述穿孔盲管(5)上设有若干雨水孔,所述穿孔盲管(5)的一端伸出所述蓄渗层(4)并与外部取水装置(6)连通,所述取水装置(6)位于外部低位绿化区(8)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地面径流的蓄渗式绿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透水基质层(3)包括从上之下依次分层设置的第一基质层(31)、第二基质层(32)和第三基质层(33),且所述第一基质层(31)、第二基质层(32)和第三基质层(33)的基质粒径逐渐增大,且第一基质层(31)、第二基质层(32)和第三基质层(33)单一级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地面径流的蓄渗式绿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渗层(4)的底部向下凸起,且所述蓄渗层(4)内填充有卵石,且填充厚度大于5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地面径流的蓄渗式绿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装置(6)采用水龙头或喷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地面径流的蓄渗式绿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泥层(2),所述阻泥层(2)设置在所述平植被层(1)和反透水基质层(3)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地面径流的蓄渗式绿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泥层(2)采用防根、防穿刺的透水土工布。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地面径流的蓄渗式绿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盲管(5)上的雨水孔沿着管壁均匀等间隔排列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地面径流的蓄渗式绿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植被层(1)采用土壤,其渗透系数范围为2.0×10-3-5.5×10-2。
9.一种地面径流蓄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原土(7)、低位绿化区(8)、径流汇集区(9)和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蓄渗式绿地装置,所述径流汇集区(9)设置在所述原土(7)表面,所述低位绿化区(8)位于所述原土(7)的一侧,且所述低位绿化区(8)的高度低于所述穿孔盲管(5)的高度,所述原土(7)上设有与所述蓄渗式绿地装置相匹配的凹槽,且所述蓄渗式绿地装置设置在所述凹槽内,且所述蓄渗式绿地装置的上端与所述凹槽的上端口平齐设置,所述穿孔盲管(5)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原土(7)后伸出至所述低位绿化区(8)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4652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灯(开心果)
- 下一篇:一种多极调速新风系统的节能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