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起捕泥鳅的越冬栖息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1632.X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2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杨书戈;杨成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书戈 |
主分类号: | A01K61/70 | 分类号: | A01K61/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6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起捕泥鳅的越冬栖息场,其特征是,栖息场由上层框架、秸秆层、底层框架、立柱组成,所述上层框架和底层框架采用若干支竹竿制作,竹竿间隔30‑50厘米,扎制成正方形框架,在上层框架和底层框架之间设置秸秆层,秸秆层厚度20‑30厘米,秸秆层内的秸秆之间设置空隙,在框架的四角设置立柱;使用本实用新型栖息场,把栖息场的立柱设置于水深1.2米以下的水域内,保持上层框架低于水深0.7米,泥鳅在秸秆层中越冬,需要起捕泥鳅时,只需把网具从底层框架底部穿过,把栖息场整体起捕上来,分拣秸秆层中的泥鳅即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能确保泥鳅安全越冬,还方便冬季确保泥鳅,使用效果良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泥鳅 越冬 栖息 | ||
【主权项】:
一种方便起捕泥鳅的越冬栖息场,其特征是,栖息场由上层框架、秸秆层、底层框架、立柱组成,所述上层框架和底层框架采用若干支竹竿制作,竹竿间隔30‑50厘米,扎制成正方形框架,在上层框架和底层框架之间设置秸秆层,秸秆层厚度20‑30厘米,秸秆层内的秸秆之间设置空隙,在框架的四角设置立柱。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书戈,未经杨书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051632.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称翼型网箱浮管框架的装配式构造
- 下一篇:一种休眠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