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码管的封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9256.6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9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熊清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圃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地址: | 52842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码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码管的封装结构,PCB板设置有多个用于组成数码管的LED芯片;反射盖的内腔设置多个用于容纳单个LED芯片的反射腔;反射腔的出光口处灌封有散光胶体层;反射盖的凸缘抵压在PCB板的上表面;圆筒一端面呈开口状;圆筒另一端面设置有筒底连接管;圆筒的外侧壁设置有筒外凸环;筒底连接管抵压在凹形腔的外底壁;筒外凸环一端面抵压在PCB板的外表面;凹形腔的内腔、连接通孔、筒底连接管的内腔和圆筒的内腔均灌注有环氧树脂;环氧树脂的纵截面呈“工”字形状;环氧树脂由上环、连接柱和下环组成。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用胶量大幅度减少,数码管的重量大幅降低,降低数码管的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码管 封装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数码管的封装结构,它包括有反射盖(1)和PCB板(5);所述PCB板(5)设置有多个用于组成数码管的LED芯片(4);所述反射盖(1)的内腔设置多个用于容纳单个LED芯片(4)的反射腔(101);所述反射腔(101)一端面从反射盖(1)的内腔顶表面贯穿至反射盖(1)的顶表面;所述反射腔(101)另一端抵压在PCB板(5)上;所述LED芯片(4)设置在反射腔(101)的内腔;所述反射腔(101)的顶表面为出光口;所述反射腔(101)的出光口处灌封有散光胶体层(7);所述反射盖(1)的凸缘抵压在PCB板(5)的上表面;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圆筒(3);所述反射盖(1)的顶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凹形腔(102);所述凹形腔(102)的内腔底部均设置有连接通孔(102a);所述连接通孔(102a)的直径小于凹形腔(102)的内腔直径;所述圆筒(3)的数量与凹形腔(102)的数量相同;所述圆筒(3)一端面呈开口状;圆筒(3)另一端面设置有筒底连接管(301);所述圆筒(3)的外侧壁设置有筒外凸环(302);所述筒底连接管(301)的内腔与圆筒(3)的内腔相接通;所述筒底连接管(301)的内腔直径等于连接通孔(102a)的内腔直径;所述圆筒(3)的内圆直径大于筒底连接管(301)的内圆直径;所述PCB板(5)上设置有若干个与凹形腔(102)相对应的板通孔(501);所述圆筒(3)一端穿过板通孔(501)后插入到反射盖(1)的内腔;所述筒底连接管(301)抵压在凹形腔(102)的外底壁;所述筒底连接管(301)通过连接通孔(102a)与凹形腔(102)相接通;所述筒外凸环(302)一端面抵压在PCB板(5)的外表面;所述凹形腔(102)的内腔、连接通孔(102a)、筒底连接管(301)的内腔和圆筒(3)的内腔均灌注有环氧树脂(2);所述环氧树脂(2)的纵截面呈“工”字形状;所述环氧树脂(2)由上环(201)、连接柱(202)和下环(203)组成;所述上环(201)和下环(203)分别与连接柱(202)的两端相固定连接;所述上环(201)、连接柱(202)和下环(203)经一体灌注而成;所述连接柱(202)的直径等于筒底连接管(301)的内直径;所述连接柱(202)设置在筒底连接管(301)内;所述上环(201)的直径等于凹形腔(102)的内直径;所述上环(201)设置在凹形腔(102)内;所述上环(201)抵压在凹形腔(102)的内腔底壁上;所述下环(203)的直径等于圆筒(3)的内直径;所述下环(203)抵压在圆筒(3)的内底壁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圃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圃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01925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吊挂式LED发光导向牌
- 下一篇:一种密封式显示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