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改进型LZW编码压缩技术的北斗数据扩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7606.0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9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帆;李新亮;武小金;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M7/40 | 分类号: | H03M7/40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顾潮琪 |
地址: | 71006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改进型LZW编码压缩技术的北斗数据扩容方法,根据通信申请中的传输方式完成原始数据的编码,初始化字典、输入数据流前缀字符串及重复编码器重复次数,对编码数据流字符的读入及编码结束进行判定,采用重复编码器编码并输出结果,不存在重复字符则利用LZW编码器进行编码。本发明有效减少了编码的长度,提高了压缩效率,在不增加北斗通信用户终端硬件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软件算法实现北斗短报文通信数据扩容。 | ||
搜索关键词: | 扩容 编码压缩技术 重复编码器 北斗数据 改进型 用户终端硬件 编码数据流 前缀字符串 输入数据流 北斗通信 编码结束 传输方式 软件算法 输出结果 通信数据 压缩效率 有效减少 原始数据 编码器 初始化 短报文 北斗 重复 读入 判定 字典 通信 申请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改进型LZW编码压缩技术的北斗数据扩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步骤1,通过报文通信申请TXA语句,确定通信申请中的传输方式,进而完成原始数据的编码;当报文传输方式为汉字时,报文通信内容包括GB2312编码收录的6763个汉字,对区号和位号进行分别压缩编码;当报文传输方式为代码时,报文通信内容包括16进制数,代码用8位ASCII码的低4bit表示;当报文传输方式为汉字和代码混合时,汉字用16bit GB23122编码表示,字符用8bit ASCII码表示;步骤2,初始化字典,汉字传输方式下,对区号和位号分别进行编码压缩,区号的字典初始化包括0x10~0x37,位号的字典初始化包括0x01~0x7E;代码传输方式下,代码的字典初始化包括0x0~0xF;混合传输方式下,混合的字典初始化包括0x20~0x7E和0xA1~0xFE;码字初始化n=n0,其中n0为各传输方式下初始化字典中最后一个码字;将改进后整个字典分为1~256、257~512及513~10243个部分,每个部分所对应的输出码字长度分别为8bit、9bit、10bit;每出现一次码字长度的变化便输出一个变长标志;步骤3,读入第一个编码输入数据字符c0,前缀字符串P初始化P=c0;采用重复编码器对报文信息中重复字符串数据进行编码,其余数据由LZW编码器编码,两种编码器的编码通过LZW编码器的编码过程表统一;重复编码器重复次数Rc初始化为1;步骤4,读入下一个字符c,并判断字符c是否为编码数据流结束字符,若为结束字符则输出P的码字及重复次数Rc,若P的码字长度发生变化则输出一个变长标志,编码结束;若c非结束字符,则转到步骤5;步骤5,重复编码器判断前缀字符串P与输入字符串c是否相等,若相等则满足重复编码条件,P=c,重复次数Rc加1,转到步骤4读入新的字符;若不相等则表示不满足重复编码条件,转入步骤6;步骤6,若重复次数Rc>1,则表示存在重复字符串,输出P的码字及重复次数Rc,若P的码字长度发生变化则输出一个变长标志;若重复次数等于1,则表示不存在重复字符,转入步骤7利用LZW编码器进行编码;步骤7,判断P和c组成的字符串P+c是否在字典中,若在字典中,则令P等于P+c,转入步骤4,读入新的字符;若P+c不在字典中,LZW输出P的码字,若P的码字长度发生变化则输出一个变长标志,将P+c加入字典,码字n值加1,P=c,转步骤4,读入新的字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9760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