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改进型LZW编码压缩技术的北斗数据扩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7606.0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9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帆;李新亮;武小金;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M7/40 | 分类号: | H03M7/40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顾潮琪 |
地址: | 71006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容 编码压缩技术 重复编码器 北斗数据 改进型 用户终端硬件 编码数据流 前缀字符串 输入数据流 北斗通信 编码结束 传输方式 软件算法 输出结果 通信数据 压缩效率 有效减少 原始数据 编码器 初始化 短报文 北斗 重复 读入 判定 字典 通信 申请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改进型LZW编码压缩技术的北斗数据扩容方法,根据通信申请中的传输方式完成原始数据的编码,初始化字典、输入数据流前缀字符串及重复编码器重复次数,对编码数据流字符的读入及编码结束进行判定,采用重复编码器编码并输出结果,不存在重复字符则利用LZW编码器进行编码。本发明有效减少了编码的长度,提高了压缩效率,在不增加北斗通信用户终端硬件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软件算法实现北斗短报文通信数据扩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北斗卫星导航领域,涉及一种北斗系统通信用户终端中的通信数据扩容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北斗短报文通信为授权服务,短报文通信经过卫星转发至地面控制中心,经处理后发送给指定用户。由于北斗系统的信号格式和算法设计,用户单次通信容量受限,军用用户单次通信数据长度最大为1680bit,民用用户单次通信数据长度最大为848bit。随着北斗系统应用领域的扩展、应用层次的深入,北斗短报文通信因其受天气等因素干扰较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用户对通信数据容量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在北斗系统通信容量受限情况下,采用数据编码压缩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数据扩容方法。
北斗短报文通信电文数据类别主要包括为汉字、代码和混码,在进行数据压缩时应该选择无损编码压缩方法。常用的无损压缩方法有Huffman编码、算法编码及LZ算法等。Huffinan编码和算术编码都需要精确的原始数据概率分布知识,实际应用中原始数据统计特性难于获取;Huffinan编码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两遍扫描,应用中将会引起较大的计算延时;算法编码的计算量高度复杂,主要应用于图像压缩领域。LZ系列编码算法在自行建立的字典模型上进行数据压缩,主要包括LZ77、LZ78、LZSS和LZW等编码算法,其中LZW算法以其较快的压缩速度和对各种数据的良好适应性使得其成为LZ系列压缩算法中最优秀的压缩算法之一,但LZW算法仍存在以下不足:
1)LZW压缩算法由于前缀性的约束,识别一般每次只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一个字符,对于连续重复出现的字符串,编码压缩效率较低。
2)LZW压缩算法给不同的码字分配固定长度,当输入数据较大时,数据的压缩效率会有所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北斗短报文通信的改进型LZW编码压缩算法,能够满足北斗短报文通信数据扩容的需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报文通信申请TXA语句,确定通信申请中的传输方式,进而完成原始数据的编码;
当报文传输方式为汉字时,报文通信内容包括GB2312编码收录的6763个汉字,对区号和位号进行分别压缩编码;
当报文传输方式为代码时,报文通信内容包括16进制数,代码用8位ASCII码的低4bit表示;
当报文传输方式为汉字和代码混合时,汉字用16bit GB23122编码表示,字符用8bit ASCII码表示;
步骤2,初始化字典,汉字传输方式下,对区号和位号分别进行编码压缩,区号的字典初始化包括0x10~0x37,位号的字典初始化包括0x01~0x7E;代码传输方式下,代码的字典初始化包括0x0~0xF;混合传输方式下,混合的字典初始化包括0x20~0x7E和0xA1~0xFE;码字初始化n=n0,其中n0为各传输方式下初始化字典中最后一个码字;将改进后整个字典分为1~256、257~512及513~10243个部分,每个部分所对应的输出码字长度分别为8bit、9bit、10bit;每出现一次码字长度的变化便输出一个变长标志;
步骤3,读入第一个编码输入数据字符c0,前缀字符串P初始化P=c0;采用重复编码器对报文信息中重复字符串数据进行编码,其余数据由LZW编码器编码,两种编码器的编码通过LZW编码器的编码过程表统一;重复编码器重复次数Rc初始化为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76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