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舵机伺服油门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7962.6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3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颜中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云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4 | 代理人: | 王贤义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电子舵机伺服油门模组,其包括控制器、若干电阻、若干接线端子、若干电容、第一石英晶体振荡器、第一轻触开关、若干发光二极管、若干接线端口、第三十二滑动电阻、第三贴片电容、第三电压稳压器、第二电压稳压器、第一正向低压降稳压器、若干放大器、第一半桥驱动器、第二半桥驱动器及若干场效应管。工作原理剑波——数码讯号检测——PWM数码分流——低压驱动——晶片软件控制——PWM初级输出检测——D/A转换——模拟驱动——伺服控制——伺服速度调控——放大驱动——伺服监测——伺服驱动。本发明具有性能稳定,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和控制效果更佳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舵机 伺服 油门 模组 | ||
【主权项】:
电子舵机伺服油门模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控制器、第一电阻、第二接线端子、第五电容、第一石英晶体振荡器、第十六电容、第十七电容、第十六电阻、第十五电容、第二十三电阻、第一轻触开关、第十八电容、第一接线端子、第十九电阻、第二十一电阻、第五发光二极管、第一接线端口、第二十六电阻、第二十五电阻、第二十八电阻、第二十七电阻、第二接线端口、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八电容、第十电阻、第三电阻、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三十电阻、第二十九电阻、第十九电容、第三十二滑动电阻、第三十一电阻、第二十电容、第一接线端子、第三贴片电容、第三电压稳压器、第二电容、第四电容、第十一电容、第二电压稳压器、第一正向低压降稳压器、第十二电容、第十三电容、第十四电容、第一放大器、第二十二电阻、第二电阻、第一半桥驱动器、第二半桥驱动器、第十八电阻、第二十电阻、第二放大器、第十七电阻、第三放大器、第九电容、第十二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四放大器、第十五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电容、第十三电阻、第六电阻、第四场效应管、第二二极管、第七电容、第五电阻、第二场效应管、第七电阻、第六电容、第四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一场效应管、第三场效应管及第三接线端子;控制器包括25个个引脚,分别为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第六引脚、第七引脚、第八引脚、第九引脚、第十引脚、第十一引脚、第十二引脚、第十三引脚、第十四引脚、第十五引脚、第十六引脚、第十七引脚、第十八引脚、第十九引脚、第二十引脚、第二十一引脚、第二十二引脚、第二十三引脚、第二十四引脚及第二十五引脚;第一引脚为3.3V的正电源引脚,第二引脚电性连接于第十六电容的正极和第一石英晶体振荡器的正极,第三引脚电性连接于第十七电容的正极和第一石英晶体振荡器的负极,第十六电容的负极和第十七电容的负极相连接且接地;第四引脚电性连接第十六电阻的负极和第十五电容的正极,第十五电容的负极接地,第十四引脚电性连接于第五电容的正极和第一电阻的正极,第五电容的负极接地;第三接线端子包括三个引脚,分别为第三接线端子的第一引脚、第三接线端子的第二引脚及第三接线端子的第三引脚;第一电阻的负极电性连接于第三接线端子的第二引脚;第三接线端子的第三引脚接地,第十六引脚接地,第十八引脚电性连接于第三十三电阻的正极,第三十三电阻的负极电性连接于第五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第三接线端子包括四个引脚,分别为第三接线端子的第一引脚、第三接线端子的第二引脚、第三接线端子的第三引脚及第三接线端子的第四引脚,第三接线端子的第二引脚与第十九电阻的负极及控制器的第二十三引脚电性连接,第一接线端子的第三引脚接地,第一接线端子的第四引脚电性连接于第二十一电阻的正极和控制器的第二十四引脚,第二十一电阻的负极接地;第二十三电阻的负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轻触开关的正极、第十八电容的正极和控制器第二十八引脚;第一轻触开关的负极电性连接于第十八电容的负极及接地;控制器的第三十一引脚电性连接于控制器的第三十二引脚及接地;第一接线端子包括两个引脚,分别为第一接线端子的第一引脚和第一接线端子的第二引脚;第三电压稳压器设有三个引脚,分别第三电压稳压器的进引脚、出引脚和接地引脚;第一接线端子的第一引脚电性连接于第三贴片电容的正极和第三电压稳压器的进引脚,第三电压稳压器的出引脚电性连接于第二电容的正极、第四电容的正极及第十一电容的正极,第三电压稳压器的接地引脚电性连接于第一接线端子的第二引脚、第三贴片电容的负极、第二电容的负极、第四电容的负极及第十一电容的负极;第二电压稳压器设有三个引脚,分别为第二电压稳压器的出引脚、第二电压稳压器的进引脚及第二电压稳压器的接地引脚;正向低压降稳压器设有三个引脚,分别为正向低压降稳压器的进引脚、正向低压降稳压器的出引脚及正向低压降稳压器的接地引脚;第二电压稳压器的进引脚电性连接于第十一电容的正极,第二电压稳压器的接地引脚电性连接于第十一电容的负极、第一电容的负极、第十二电容的负极、第十三电容的负极、第十四电容的负极;第二电压稳压器的出引脚电性连接于第一电容的正极及正向低压降稳压器的进引脚;正向低压降稳压器的出引脚电性连接于第十二电容的正极、第十三电容的正极及第十四电容的正极;第一放大器包括第一放大器的反相输入引脚、第一放大器的正相输入引脚、第一放大器的正电源引脚、第一放大器的接地引脚及第一放大器的输出引脚;第一半桥驱动器包括第一半桥驱动器的第一引脚、第一半桥驱动器第二引脚、第一半桥驱动器第三引脚、第一半桥驱动器的第四引脚、第一半桥驱动器的第五引脚、第一半桥驱动器的第六引脚、第一半桥驱动器的第七引脚及第一半桥驱动器的第八引脚;第二半桥驱动器包括第二半桥驱动器的第一引脚、第二半桥驱动器第二引脚、第二半桥驱动器第三引脚、第二半桥驱动器的第四引脚、第二半桥驱动器的第五引脚、第二半桥驱动器的第六引脚、第二半桥驱动器的第七引脚及第二半桥驱动器的第八引脚;第二放大器包括第二放大器的反相输入引脚、第二放大器的正相输入引脚及第二放大器的输出引脚;第三放大器包括第三放大器的反相输入引脚、第三放大器的正相输入引脚及第三放大器的输出引脚;第四放大器包括第四放大器的反相输入引脚、第四放大器的正相输入引脚及第四放大器的输出引脚;控制器的第十三引脚电性连接于第一放大器的正相输入引脚;第一放大器的反相输入引脚电性连接于第十八电阻的负极、第二十电阻的正极及第二放大器的反向输入引脚;第一放大器的输出引脚电性连接于第二十二电阻的负极和第一半桥驱动器的第二引脚;第十八电阻的正极电性连接于第十六电阻的正极,第二十电阻的负极接地,第二放大器的正相输入引脚电性连接于控制器的第十二引脚,第二放大器的输出引脚电性连接于第十七电阻的负极和第二半桥驱动器的第二引脚,第十七电阻的正极电性连接于第二十二电阻的正极,第三放大器的反相输入引脚电性连接于第三放大器的正相输入引脚,第三放大器的正相输入引脚接地;第二电阻的负极均电性连接于第一半桥驱动器的第一引脚、第一半桥驱动器的第三引脚、第二半桥驱动器的第一引脚、第二半桥驱动器的第三引脚、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及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二半桥驱动器的第四引脚接地,第三接线端子包括两个引脚,分别为第三接线端子的第一引脚和第三接线端子的第二引脚;第二半桥驱动器的第五引脚电性连接于第七电阻的正极,第二半桥驱动器的第六引脚电性连接于第六电容的负极、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及第三接线端子的第二引脚;第二半桥驱动器的第七引脚电性连接于第四电阻的正极,第二半桥驱动器的第八引脚电性连接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和第六电容的正极,第四电阻的负极电性连接于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电性连接于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第七电阻的负极电性连接于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第二半桥驱动器的第五引脚电性连接于第六电阻的正极,第六电阻的负极电性连接于第四场效应管的栅极,第二半桥驱动器的第六引脚电性连接于第七电容的负极、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第四场效应管的漏极及第三接线端子的第一引脚;第二半桥驱动器的第七引脚电性连接于第五电阻的正极,第五电阻的负极电性连接于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第二半桥驱动器的第八引脚电性连接于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和第七电容的正极;控制器的第十引脚电性连接于第九电容的正极和第十二电阻的正极,第九电容的负极接地,第十二电阻的负极电性连接于第十四电阻的正极和第四放大器的输出引脚,第四放大器的接地引脚接地,第十四电阻的负极电性连接于第四放大器的反相输入引脚和第十五电阻的正极,第十五电阻的负极电性连接于第十三电阻的负极且接地,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电性连接于第十三电阻的正极和第十一电阻的负极;第十一电阻的正极电性连接于第十电容的正极和第四放大器的正向输入引脚,第十电容的负极接地;第一接线端口包括六个引脚,分别为第一接线端口的第一引脚、第一接线端口的第二引脚、第一接线端口的第三引脚、第一接线端口的第四引脚、第一接线端口的第五引脚及第一接线端口的第六引脚;第一接线端口的第一引脚电性连接于第一接线端口的第二引脚及接地,第一接线端口的第三引脚电性连接于第二十六电阻的负极和第二十八电阻的正极,第二十八电阻的负极电性连接于控制器的第二十九引脚,第一接线端口的第四引脚电性连接于第二十七电阻的正极,第二十七电阻的负极电性连接于控制器的第三十引脚;第二接线端口包括第二接线端口的第一引脚、第二接线端口的第二引脚、第二接线端口的第三引脚、第二接线端口的第四引脚、第二接线端口的第五引脚及第二接线端口的第六引脚,第二接线端口的第一引脚电性连接于第八电阻的负极、第九电阻的正极及第三电阻的正极,第二接线端口的第二引脚电性连接于第二接线端口的第三引脚,第九电阻的负极电性连接于第八电容的正极、第十电阻的正极及控制器的第十一引脚,第八电容的负极电性连接于第十电阻的负极且接地,第三电阻的负极电性连接于第三二极管的正极、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及控制器的第十八引脚,第四二极管的正极接地,第一滑动电阻的正极电性连接于第二滑动电阻的正极,第一滑动电阻的负极接地,第二滑动电阻的负极接地,第一滑动电阻的滑动端电性连接于第二十九的正极,第二滑动电阻的滑动端电性连接于第三十一的正极,第二十九电阻的负极电性连接于第十九电容的正极和控制器的第六引脚,第十九电容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三十一电阻的负极电性连接于第二十电容的正极和控制器的第七引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云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云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7796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均电流恒流控制电路
- 下一篇:无人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