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浸矿山铀水冶处理工艺中回收吸附塔的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3638.7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7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加可;肖碧泉;龙红福;夏新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2 | 分类号: | C02F1/42;C02F103/06;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程然 |
地址: | 835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移动床铀水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浸矿山铀水冶处理工艺中回收吸附塔的使用方法,目的是解决转型尾液进吸附工序不仅影响吸附工序的树脂饱和容量,使吸附树脂饱和容量波动较大、且转型后溶液随溶浸液进入地下矿层从而增加矿山后期地下水治理的难度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开展转型尾液接入回收吸附塔的可行性试验和将转型尾液接入回收吸附塔的步骤。本发明实现了回收吸附塔的创新利用,回收转型尾液中的铀,提高水冶回收率,回收转型尾液中的硝酸根,降低生产成本,稳定吸附工序树脂铀容量,实现离子交换移动床采铀工艺的液相平衡,实现液相闭路循环,减少地下硝酸根的累积,降低后期矿山地下水治理难度。 | ||
搜索关键词: | 转型 吸附塔 回收 尾液 矿山 吸附 铀水 地下水治理 饱和容量 处理工艺 硝酸根 移动床 树脂 可行性试验 闭路循环 地下矿层 离子交换 吸附树脂 液相平衡 溶浸液 地浸 回收率 地下 | ||
【主权项】:
1.一种地浸矿山铀水冶处理工艺中回收吸附塔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开展转型尾液接入回收吸附塔的可行性试验;步骤1.1试验仪器的准备取样瓶用于放置进液(1);蠕动泵(2)的入口通过橡皮软管与取样瓶内的进液(1)连通,蠕动泵(2)的出口通过橡皮软管与离子交换玻璃柱(4)的上端连通;离子交换玻璃柱(4)用于放置贫铀树脂(5),其上、下两端均通过软木塞(7)密封,在下端的软木塞(7)上设置有石棉(6);离子交换玻璃柱(4)的下端通过橡皮软管与漏斗(8)连通,橡皮软管位于漏斗(8)的上方;漏斗(8)放置在量筒(9)的上端,经贫油树脂吸附后的尾液流入量筒(9);上述试验仪器共有三套;步骤1.2试验材料的准备选取饱和再吸附尾液、转型尾液和混合液分别作为三套试验仪器的进液1;其特性参数见表1;表1试验材料特性参数
由表1可知,饱和再吸附尾液与转型尾液按4:1体积混合后,混合液铀浓度与饱和再吸附尾液铀浓度相近,混合液硝酸根浓度较高,为7.09g/l;步骤1.3开始试验步骤1.3.1取40ml贫铀树脂(5),取离子交换玻璃柱(4),加蒸馏水排气后将贫铀树脂装入离子交换玻璃柱(4);用同样的方式累计装上述三套试验仪器的离子交换玻璃柱;步骤1.3.2在三套试验仪器中,分别以饱和再吸附尾液、转型尾液及混合液为上进液,与贫铀树脂的接触时间为30min,进液流量为1.33mL/min,每半个床体积取样一次;步骤1.4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步骤1.4.1对回收吸附尾液的影响以进液为饱和再吸附尾液为例,随着不断进液,在1.5个床体积前,出液铀浓度较低,超过1.5个床体积后,尾液铀浓度迅速增加,直至达到进液铀浓度的水平;三个试验柱的穿透体积均为1.5个床体积;步骤1.4.2对回收吸附树脂的影响表2树脂样分析结果表
由表2可知,在进液八个床体积后,混合液的树脂铀容量达到17.32g/l,硝酸根浓度为24.80g/l;表明回收吸附塔具有回收吸附转型尾液的能力;步骤二:将转型尾液接入回收吸附塔;步骤2.1树脂工作容量的变化在上述试验取得进展后,将转型尾液接入回收吸附塔,将应用前后回收吸附树脂的工作容量进行对比,具体数据见表3;表3回收吸附树脂工作容量![]()
由表3可知,将转型尾液接入回收吸附塔后,回收吸附树脂的铀容量和硝酸根容量均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在接入转型尾液后,回收吸附工序树脂铀容量较稳定,保持在13g/l~16g/l,硝酸根容量变化较大,由5g/l左右提升至16g/l左右;步骤2.2硝酸铵消耗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转,在其它工艺参数及设备管线未进行改造的前提下,硝酸铵的消耗明显下降,见表4;表4硝酸铵消耗变化表
由表4可知,将转型尾液接入回收吸附塔后,硝酸铵的消耗逐步下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未经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7363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间隙除浮油机构
- 下一篇:净水系统和净水系统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