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锌置换渣浸出液萃取除铁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69883.0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5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登凯;刘野平;吴才贵;张伟;周科华;宫晓丹;高艳芬;曾日明;胡立;廖文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丹霞冶炼厂;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3/40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潘雯瑛 |
地址: | 5123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锌置换渣浸出液萃取除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用磷酸类萃取剂和胺类萃取剂混合萃取锌置换渣浸出液,再用硫酸反萃萃取所得的有机相,然后用清水洗涤反萃所得的有机相,洗涤后的有机相循环用于萃取锌置换渣浸出液。本发明所述的锌置换渣浸出液萃取除铁的方法具有萃取率高、工艺简单、使用的试剂种类少、不会引入过多的杂质离子、产生的废液容易回收处理、处理成本低的优点。 1 | ||
搜索关键词: | 浸出液 锌置换 萃取 有机相 除铁 反萃 胺类萃取剂 回收处理 混合萃取 清水洗涤 杂质离子 置换渣 萃取剂 萃取率 萃取锌 磷酸 废液 硫酸 洗涤 引入 | ||
先用磷酸类萃取剂和胺类萃取剂混合萃取锌置换渣浸出液,再用硫酸反萃萃取所得的有机相,然后用清水洗涤反萃所得的有机相,洗涤后的有机相循环用于萃取锌置换渣浸出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置换渣浸出液萃取除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锌置换渣浸出液为锌置换渣的硫酸浸出溶液,pH值为0.8‑2.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锌置换渣浸出液萃取除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剂为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混合,所述胺类萃取剂为三辛癸烷基叔胺、仲碳伯胺萃取剂、三正辛胺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混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锌置换渣浸出液萃取除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萃所用硫酸的浓度为2‑3mol/L。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锌置换渣浸出液萃取除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混合萃取剂:将磷酸类萃取剂、胺类萃取剂和稀释剂混合配制成混合萃取剂,其中磷酸类萃取剂和胺类萃取剂的用量体积比为2‑9:1;
(2)萃取:按照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为1‑3:1,将配好的混合萃取剂与锌置换渣浸出液混合,进行5‑15级萃取;
(3)反萃:按照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为5‑10:1,将步骤(2)萃取所得的有机相与硫酸混合,进行4级萃取;
(4)水洗:按照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为5‑10:1,将步骤(3)反萃所得的有机相与清水混合,进行2‑4级洗涤,洗涤后的有机相返回步骤(2)用于萃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锌置换渣浸出液萃取除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稀释剂为磺化煤油,所述磷酸类萃取剂、胺类萃取剂和稀释剂的用量体积比为4:1:15。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锌置换渣浸出液萃取除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混合时间为10‑20分钟。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锌置换渣浸出液萃取除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混合时间为10‑20分钟。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锌置换渣浸出液萃取除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混合时间为10‑20分钟。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丹霞冶炼厂;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丹霞冶炼厂;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6988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