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燃料小球的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54436.8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96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田伟;秦芝;曼努埃尔亚历山大普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21G5/00 | 分类号: | G21G5/00;G21F9/30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李艳华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燃料小球的制备装置,该装置包括原料液混合系统、液滴形成系统、加热系统以及后处理系统。原料液混合系统包括与金属核素的硝酸盐溶液相连的高效液相色谱泵Ⅰ、与凝胶剂溶液相连的高效液相色谱泵Ⅱ和T型原料液混合器;高效液相色谱泵Ⅰ和Ⅱ的输出端分别连有核素溶液输送管、凝胶剂溶液输送管;核素溶液输送管与凝胶剂溶液输送管分别与T型原料液混合器的水平端口连接,该T型原料液混合器的垂直端口连有毛细管;毛细管的末端连有液滴形成系统;液滴形成系统下方设有加热系统,该加热系统下方设有后处理系统。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该装置制备核燃料小球的方法。本发明可实现常温下无冷却即时混合,减少操作人员的辐射剂量。 | ||
搜索关键词: | 原料液 混合器 高效液相色谱泵 核燃料小球 加热系统 液滴形成 凝胶剂 后处理系统 核素溶液 混合系统 溶液输送 制备装置 毛细管 输送管 硝酸盐溶液 垂直端口 辐射剂量 金属核素 水平端口 装置制备 常温下 输出端 无冷却 制备 | ||
【主权项】:
1.一种核燃料小球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原料液混合系统、液滴形成系统、加热系统以及后处理系统(41);所述原料液混合系统包括与金属核素的硝酸盐溶液相连的高效液相色谱泵Ⅰ(11)、与凝胶剂溶液相连的高效液相色谱泵Ⅱ(12)和T型原料液混合器(15);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泵Ⅰ(11)的输出端Ⅰ连有核素溶液输送管(13);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泵Ⅱ(12)的输出端Ⅱ连有凝胶剂溶液输送管(14);所述核素溶液输送管(13)与所述凝胶剂溶液输送管(14)的末端分别与所述T型原料液混合器(15)的两个水平端口连接,该T型原料液混合器(15)的垂直端口连有毛细管(16);所述毛细管(16)的末端连有所述液滴形成系统;所述液滴形成系统下方设有所述加热系统,该加热系统下方设有所述后处理系统(41);所述加热系统包括微波信号源(31)、功率放大器(32)、微波隔离器(33)、双向耦合波导(34)、处于所述液滴形成系统正下方的微波加热腔(38);所述微波信号源(31)的输出端与所述功率放大器(32)的输入端相连,该功率放大器(32)的输出端与所述微波隔离器(33)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微波隔离器(33)的输出端与所述双向耦合波导(34)的输入端相连,该双向耦合波导(34)的输出端与所述微波加热腔(38)相连;所述微波隔离器(33)的隔离端连有微波吸收负载(35);所述双向耦合波导(34)的正向耦合端连有正向功率计(36),其反向耦合端连有反向功率计(37);所述微波加热腔(38)的下方设有所述后处理系统(4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5443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屏蔽转运门
- 下一篇:一维X射线多层膜波导结构及其制备方法